第五零三章 萌公子回京(2/5)
并非真的就志在高远。殿下想想,那个时候,梁王若不自培势力,还能活到现在?”“况且,后来太子得陛下圣心,他不也是第一个响应的吗?”
武承嗣点头。
穆子究分析的有道理,别人不敢说,但是武三思他还是拿得准的,这货既没贼心,也没贼胆,成不了大事。
眼神忽亮,“子究的意思是说,梁王看上去不是本宫的人,可本质上与本宫还是同姓同心的?”
“正是。”吴老九一拍桌子,朗声大喝,“遂梁王可堪大用!”
“嗯。”武承嗣被吴宁说服,“先生高见,高见啊!”
里面的武攸宁兄弟听得差点没骂娘,高见你个大头鬼啊,就高见?
嘀嘀咕咕说什么呢?最后就来一个可堪大用?
......
前厅的武承嗣可不知道,后堂那两兄弟已经冒烟儿了。心说,穆子究啊穆子究,当真是不世之才,怎么就便宜了太平那个老女人呢?这要是为他所用,那得省下多少麻烦?
“那载德呢?又是何种考虑?还望先生赐教。”
“这个嘛...”吴老九沉吟着,双手抄袖,直了直腰,却是没刻意压低声调,“这是出于长远的考虑。”
“长远考虑?”武承嗣不解,“何意啊?”
“殿下啊!”吴宁似笑非笑,“殿下已为储君,也该为将来做一做打算了。”
“这.....”
武承嗣浑身一僵,穆子究那神态分明就是有几分嫌弃和卖弄之意,让他不想深想都不行。
为将来打算?老子一当上太子就屁股的烂眼子事儿,哪有时间考虑将来?
但是,这话说的对啊,太子只是第一步,登峰造极那才是终极目标。
连忙起身,与穆子究长施一礼,“还望先生教我!”
“好吧!”吴老九长叹,“有些话本不应由子究来说,然殿下既然问到了,那微臣就多几句嘴。”
“陛下年迈,又圣体亏欠,退位让贤那是早晚的事情,太子殿下就没想过那时的情形吗?”
“这.....”这话不能接,有失稳妥,“请先生明示。”
“很简单。”
吴老九可没他那么多顾虑,直言道,“自李唐之大宗起,到今之陛下,朝中执局无外乎一个平衡。”
“不全信一人,也不专权一派。无论内外,皆有制衡之道。”
“......”武承嗣点头认同。
千古帝王心术,不就是这个制衡之道吗?
心中一惊,茫然地看着穆子究,他这是...这是提醒我?
只闻穆子究继续道:“他日太子殿下登临大宝,就算各派归心,群臣和顺,但也必行制衡之法,有自己可以仰仗的势力。”
“这个势力是谁,自不用子究多言了吧?”
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武家。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武承嗣所能依仗的最大助力,当然就是武氏宗亲。
“那武氏之内呢?”吴宁突然反问,让武承嗣又是一愣。
之前,他只想和外人对抗,还真没想过武氏之内。现在细想,确有欠缺啊!
急声道:“先生的意思,我武氏之中,也要.....”
穆子究一笑,“要不要的,还要太子殿下说了算。不过,武载德是个不错的选择罢了。”
“此人近年虽多在军职,州府出官。可是,太子当比微臣更清楚,载德之才非武功一项,文治之能也属顶尖。”
“可以说,出将入相无有不能,乃日后殿下之一大助益。唯独根基尚浅,殿下当早做打算啊!”
“......”
武承嗣一时竟无话可说,穆子究想得确实是长远啊!
而且,说什么武载德文治武功,那可不是捧他,而是这人真有那个本事。
近年,武则天把武载德安排在军中供职,倒是让人轻视了他的文治之才。要知道,武载德年轻时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实打实自己考出来的。
穆子究说的对,武载德是可堪大用之才,将来对他皇位的稳固有很大助益,趁当下扶植确实应该。
这么说来,穆子究这两个安排确实是好。
但是,武攸宁和武攸暨怎么办?
武承嗣蛋疼得紧,武三思和武载德是舒服了,可那两兄弟还不得跟我急?
难办啊!
苦脸对吴宁道:“那...我那另两位兄弟,攸宁、攸暨怎么办?此番分配,恐有不公之嫌吧?”
“要不....把西部之务...交给他们?”
得,武承嗣这脑袋啊,真不适合上台面。
吴老九把话说的那么清楚了,他还想着把西域的好处也给占了。也不想想,那是给朝中所有臣子的,他要是还分给武家人,他这个太子能好过才怪。
吴老九暗自摇头,这特么不是棒槌是什么?要是把诺大的天下交给他,真是热闹了。
可是,这话不能说,只得耐着性子,“不可!万万不可!!”
“为什么?”
“为什么?”
武承嗣的反问,和后堂攸宁兄弟的心理活动,是一起出来的。
武承嗣是真不明白,后堂那两位是真急了。
穆子究对武载德的评价他们可是全听见了,哦,合着我们两兄弟还比不上武载德,那位是出将入相无有不能,那我们呢?活该受气呗?
“为什么?”
面对武承嗣的疑问,穆子究有点恨铁不成钢。
再次凑到武承嗣耳边,低吟道:“殿下,您可是刚得储位不久,真敢把两位贤王驱离身侧?”
“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