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回宁 4(1/3)
紫金山正在萧爻的规划下、蔡方荫(著名土木建筑专家、力学家)的设计下、数万民工的大干苦干下、蒋纬国的钞票支持下,日益变成一座完全能用坚不可摧来形容的山体大堡垒。
蒋纬国在紫金山下看到特别修建了一条从山顶至山脚的公路,他随后得知,这条公路是由著名筑路专家陈一白设计的,并且不是公路,而是铁路,只是还没有开始铺设枕木和铁轨,目的不是为了把建筑材料运上山,而是为了把重炮运上山,构建山顶重炮群基地。在联系过俞大维后,蒋纬国喜不自禁地得到几个好消息:外购重炮的事情已经圆满完成了,德苏两国都满足了中国方面提出的购炮请求,德国愿意卖炮的原因是无需多言的,苏联也一样,苏联非常需要日本陷入中国战争泥潭,从而保持苏联大后方的稳定,因此答应得非常爽快,不过,苏联人可没有德国人那么大方,希特勒是半卖半送给中国的,斯大林则是一个子儿都不少地高价出售给中国的。从苏联买来重炮共12门: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毫米重型榴弹炮;从德国买来重炮共22门:毫米重型榴弹炮、2门330毫米舰炮。这两门330毫米舰炮原本是德国海军计划安装在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上的,但是,因为政治原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主舰炮改为了280毫米,不过,在此之前,德国海军兵工厂已经制造出了两门330毫米主舰炮,此时正好“变废为宝”,被希特勒慷慨大方地以两门一百万美元的跳楼价甩卖给了蒋纬国,蒋纬国自然是如获至宝。
江阴要塞那里拥有四门德制毫米加农炮和四门苏制毫米加农炮,根据蒋纬国的打算,这八门大炮是要搬运到南京战场上来的,加上可以把陆军炮兵部队里的部分大口径火炮再次运到南京进行锦上添花,那么,等南京保卫战爆发时,保守估计,南京战场上的国军重炮会有五十门左右,并且安装在山顶高处,五十门大口径重炮俯视着南京城,随时能为南京战场上的国军提供排山倒海般的炮群齐射火力。这五十门重炮的齐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根据蒋纬国、俞大维等人的估计,齐射一次的话,假如炮弹爆炸范围互相不重叠,可覆盖杀伤有生目标的四十万平方米的区域,齐射一百次,南京城会变成火海,齐射二百次,南京城会变成废墟,齐射三百次,南京城会变成焦土,继续齐射的话,南京城直接变成平地。
戴安国向蒋纬国报告,他在德国活动期间通过驻法大使顾维钧的渠道,接触了法国高层,法国军方愿意出售几门铁道炮给中国,出售的品种主要是法国施奈德公司生产的2式,前者口径高达305毫米,射程高达28公里,后者口径则高达340毫米,射程更是高达38公里。蒋纬国本来很感兴趣,但跟俞大维等人商讨后放弃了外购铁道炮的计划,一是铁道炮太重了,m1906式重达2式重达266吨,安装和运输都非常困难;二是铁道炮不符合“中国战争国情”,这东西能打到几十公里也没什么用,因为精度随射程增高而降低,就是轰到二三十公里外又如何?难道能把炮弹准确地轰到二三十公里外的日军人堆里?铁道炮其实适用于轰击敌方大型的固定目标,比如城市、军事要塞等,但中日战争是在中国国土上爆发的(蒋纬国认为前期是,但后期肯定要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让日本人恶有恶报、自食其果),中国军队的铁道炮根本就没有合适的日军目标,所以不需要这东西。
南京的城防工程是从五月份中下旬正式开始的,到现在为止只是持续了两个月,而根据萧爻、蔡方萌等人的预测,整个工程起码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十一月时才能完工,并且,整个工程进行得比较“束手束脚”,虽然有蒋纬国鼎力支持,但蒋纬国没得到蒋介石的鼎力支持,所以阻力不小。阻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蒋介石,他主要是担心蒋纬国此举“糜烂地方”,会把南京搞得乌烟瘴气,比如,蒋纬国要砍光紫金山上的树,蒋介石就坚决反对。蒋介石对南京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万万不愿意看到蒋纬国把钟灵毓秀的南京城变成一个面目全非、丑陋不堪的军事化城市;二是国军部分高层,他们认为蒋纬国此举是杞人忧天,他们觉得,中日战争不一定打起来,即便打起来,南京也不一定会遭到进攻,蒋纬国现在就开始大兴土木,显然是操之过急,甚至是没事找事,毕竟这项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三是国府部分高层,他们指责蒋纬国庸人自扰、劳民伤财,白白地浪费民脂民膏,就是为了建造一座空中楼阁。这些高层基本是“亲日派”和“主和派”,他们的思想是前两者的结合,先认为战争不一定打起来,打起来不一定进攻南京,然后认为即便敌军兵临南京城下,可以采取《海牙公约》里的办法,宣布南京是“不设防城市”,既能避免南京以后遭到战火荼毒,也能避免南京现在遭到蒋纬国“荼毒”。(所谓的“不设防城市”是《海牙公约》提出的概念,当某国被侵略,该国某城市面临被侵略军占领的危险时,该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为保护该城市居民和该城市的文物古迹、重要建筑不因战火而受伤害损害,就宣布它是不设防城市,继而从该城市撤离军队,放弃抵抗,把城市完好无损地拱手让给侵略军,相当于让这座城市向侵略军投降,侵略军不得伤害该城市居民,不得损害该城市。——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