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宣室殿请缨(1/2)
当刘彻走进宣室殿的时候,殿中的气氛明显有些压抑,众大臣包括刘启都是面目紧锁,这场至汉朝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刺杀案,压在众人心头,消释不开。
眼见刘彻走到自己近前,刘启面色渐渐铁青,正想训斥太子。
“儿臣有罪,殿中口出狂言,惊扰了父皇与众大臣,破坏了朝堂的庄重与严肃。”刘彻并不打算给刘启训斥自己的机会,先下手为强,主动认错,这样更好收场。
刘启一时语塞,可多年的朝堂经验告诉他,他儿子避重就轻了。
“就只有这个?你在糊弄朕不成?”
还有别的罪?的确还有,但刘彻并不想说出来,他有一些犹豫,想用自己不该在朝堂之上跌倒来作为错因。
看着刘启的眼神,他终于是放弃了,如果遮遮掩掩的话,他父皇对自己的印象无疑是会变差,这样倒有些得不偿失了。
咬了咬牙,“儿臣不经宣召,私自闯入殿内,有悖礼制,望父皇恕罪!”
当时他是一头脑热就来了,哪里会想到刘启变得如此敏感,果然,老虎屁股摸不得,生气的老虎,屁股更加摸不得!
得赶紧找个后援才行,眼睛四顾,还真给他找到一个好目标,刘彻不断用眼神示意田蚡,想让他为自己说几句话,来化解他的尴尬处境。
这些小动作,自然被刘启看到了,这小兔崽子,居然还会找掩护?虽说皇家之内不提倡打太子,也没见几个皇帝会用拳脚教训儿子,可是刘启现在就有一种念头,把刘彻按在地上,狠狠用手打他屁股。
田蚡表现不错,成功的制止了这场家暴。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也是思虑我大汉朝野,此番不召而入,也是急切想为陛下担忧。如此心意,陛下怎忍责罚?”
也知道这是为他侄子求情,刘启并不打算买账,但也是没有追究他擅入之罪。
“你只是一个孩子,如何能担得起这等大任,此事重大,将之托付于你,朕认为不妥!”
小孩子怎么啦?我可是个小孩子的身躯大人的心!
当即就不干了,“儿臣早前受窦太傅教导,太傅便授我子为父忧。也在书中看到过,甘罗十二岁就出使赵国,孩儿都八岁了,比当年孔子的老师项橐还要长两岁呢!”
这番话让刘启有些惊奇,没想到他会用这些例子来请命,看来太子也学习了很多,刘彻在他心中就这样有一个好印象。
可他还是有些犹豫,“你觉得自己有能耐能够办好事吗?此事绝非儿戏,如果你只是一时求功心切,那就毋需再谈!”
说了这么多还不肯,刘彻想要骂娘了,不,想骂爹了!
“此番被刺杀的皆是我大汉股肱之臣,身为太子理应首当其冲,为父皇分忧,申我大汉律法,擒住那些宵小,还众大臣一个交代!”
随着说话,刘彻声音越来越大,以他的说法,这叫声势逼迫!
作为太子的老师,卫绾也忍不住了,他生怕皇上会为此,责骂他教导不严,“陛下,给太子一个机会吧!”
刘彻的话还是有一点用的,刘启现在便有些动摇了。
“太后那里怎么办?把此事交给彻儿,未免有些轻率。”
要想去查梁王,太后知道了会依么?梁王是他最宠爱的儿子,这就有些左右为难了。
“此事完全可以绕过太后”田蚡说道。
“你这是陷朕于不孝!”刘启喝斥道。
也知道皇上顾忌母子亲情,卫绾开始解释道:“田大人的意思是,陛下,可以先行处理此事,等到真相明了之时,或许和梁王殿下并没有关系,太后也不就不会伤心了!”
刘彻的面庞虽稚嫩却带有坚毅,这让刘启心中微微一动,面对朕的逼问,他小小年纪便如此镇定,不慌不忙,也许他可以办好此事。
刘启最终决定,遣派卫绾和周亚夫与太子一同前往睢阳,“众卿家说的也在理,那丞相先去领五千兵马前往睢阳,便说奉旨去捉拿凶犯,太子由卫绾陪护。”
还真不容易啊!都说万事开头难,刘澈觉得,自己只要办好这件事,无疑会得到父皇的信任,到时候自己的太子之位不就可以稳固了吗?
这些都是神助攻啊,刘彻看了一眼田蚡和卫绾,他有些明白了,难怪皇子争夺皇位都要拉帮结派,原来就是这个道理!
刘彻觉得很有必要去椒房殿向母后道别,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也不想做一个不孝子,惹得王娡牵肠挂肚。
“母后,我已经向父皇请命了,尚冠街上众大臣被刺一事,父皇已经答应让我参与其中,前往梁王领地捉拿凶犯!”刘彻徐徐说道。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王娡有些气急败坏了,自己的儿子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刀剑无眼,万一受伤了怎么办?
质问道:“你可曾问过母后?这等大事,你就擅自主张,你将母后置于何地?你可知道?若是你有什么闪失,母后该怎么办?”声音渐渐哽咽。
在殿内被质问,在这里也被质问,虽说是出于维护,但父母的庇护之下,雏鹰哪里可以展翅高飞?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21世纪,中国父母都是这样想的,刘彻虽说是知晓他们的好心,但未免有些小情绪。
察觉到儿子沉默不语,王娡也看出来了,他这是下定决心了,自己再劝下去,也无济于事,何况陛下都下了命令。
安慰儿子,给一个爱的拥抱最好,这不,王娡轻轻搂过刘彻,摩挲着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