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关键时刻(1/2)
日军部队训练有素,尖兵早早发现了公路上游动的中国人。
是滴,是中国人,而不是中国兵。
因为这些人身上穿的都是百姓的衣裳,活脱脱一群土鳖老百姓。
他们手里也没有枪,而是赤手空拳,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扛着麻袋。
他们什么人?
张锐的军队啊。
他们本质是什么?
当地的老百姓,参加过战斗,歼灭了佐佐木支队,发了大财的老百姓,这一次,他们将赏赐分配的步枪,子弹,马肉,军衣什么的统统丢到家里,背着空空如也的麻袋就来了。
干什么?
打鬼子,发横财!
这些人也是猴精,看到鬼子,马上撤退。
生意人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嘛。
不过,在后续部队中,还有一些持枪的士兵,属于张旅长治下的收容队,正规军的,还有一些士兵,因为体能差一些,行动迟缓,掉队了,现在收容集合起来。
看到鬼子,他们必须开枪。
开枪报警,给前面的部队提醒啊。
同时,这些人,对鬼子不是那么惧怕,不是会埠城干掉鬼子,就是罗坊镇围歼敌人,或者在奉新跟随张锐和张旅长痛击鬼子佐佐木支队的,打过仗,打过大胜仗,对鬼子没有丝毫恐惧。
几十个士兵匍匐起来,朝日军射击。
不过,这种情况,却让迂回包抄的日军更加骄横,更加得意,更加忘形。
切,这就是中国兵啊?一大半连枪都没有,几个有枪的,还赶紧猫起来乱开枪,这么远的距离,远超460米的有效射程,你们开枪不仅仅是浪费,还是胆怯,更是暴露目标!
日军一个小队长鸠山看了,立刻带领全小队冲了过去:“支那人统统都是乌合之众,一群傻鸟百姓而已,杀过去!”
六十多人的鬼子朝前猛冲,一边射击恐吓。
中国部队不是对手,节节败退。
日军支队长看了,很佩服鸠山小队长的勇敢,马上调集其他部队,开始将方向翻转,向着西北方向,兜捕中国军队的埋伏圈儿。
中国军队的两个伏击圈,都听到身后的枪声。
张旅长没有丝毫恐惧,因为张锐早就从前面通报了敌情,他们的人一直盯着鬼子的动向呢。
他们的伏击阵地是三道方防线,还有侧翼的半环形工事,从张锐通知以后,从他们的哨兵望远镜盯着鬼子的迂回部队开始,就加强了两翼和背后的工事挖掘。
在张锐的强调下,这些官兵很重视工事,也善于挖掘,战壕,猫耳洞,可以防止普通炮弹的轰击。
比如,为了省略坑道和猫耳洞,替代性的方法是,将战壕一节儿宽,一截儿很狭窄,战斗的时候,在宽的地方,避炮的时候,人躲避在很狭窄的那里,就是鬼子的曲射炮弹飞过来,也有一定角度,很难正中战壕中的人。
这些细节的经验和技术,正是特种兵的张锐所擅长的,都传授给了部下。
战斗实际上是从张锐部队的后方,第二个伏击圈儿先打起来的。
既然如此,张锐就指挥那些游动的卡车炮兵,高射机枪兵朝那边先过去。
战场范围很大,中日双方的指挥都是用无线电报话,可以即时指挥,非常灵活。
日军将两个步兵大队配备的火炮,都集中到了八里店的寨墙上,虎视眈眈,准备在关键时刻,炮火洗地!
炮火洗地是日军能在中国战场上横行霸道地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国军的正面战斗中,兵力损失惊人?
往往不是真正的战斗射击。
日军习惯上先一阵炮火猛击,清除障碍,对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很多部队一阵大炮就轰得差不多了,或者直接崩溃。
淞沪会战,号称钢军的精锐的桂系军团两万人,一天冲锋就快打光了!
那是鬼子的陆军炮火和海军重炮群的杰作。
鬼子226兵变的部队,因为成为罪人,心理失衡,在一次战斗中,不许炮兵射击,他们持枪徒步冲锋攻城,结果,几百人轻松全军覆没。
没有炮兵的协助,鬼子会差很多。
四门步兵炮,八门山炮,十几门重型迫击炮,几门速射炮,单纯地说,日军两个步兵大队的炮火,已经超出了张锐部队的炮兵火力和口径,威力大大滴。
但是,鬼子的炮兵现在没有射击目标,在等待着战斗形势变化,这和他们攻城不一样。
进攻武宁城的时候,他们在两千米外用炮火猛轰,将数百名中国守军白白轰碎在城墙上下,然后,他们轻而易举进了武宁,现在,敌人在哪里?看不清啊。只能等战斗打响,中国人的大部队全部暴露再说吧!
张锐的诱饵部队,鬼子炮兵是不屑于的。那样暴露自己的炮火威力,杀鸡用牛刀,不爽。
而且,那个小部队,机智灵活,比较分散,鬼子炮兵就算打过去,也是鸡肋,捞不到多大油水,有个效费比的问题。
他们更担心,提前动手,大威力的炮火,会将中国军队惊了,吓跑了,他们就无法给秋园中队等部队报仇血恨了。
不过,鬼子的炮兵,终究是一个重大隐患啊。
这是张锐惦记的。
所以,在战斗开始打响之前,他已经将战场指挥权交给了刘传松旅长,自己溜了。
溜的速度还特别快。
他溜的方向是鬼子的右翼骑兵的行军轨迹。
在他的命令下,公开活动的诱饵部队,使用迫击炮轰击了鬼子的右翼骑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