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借东风(2/3)
和国的最高层,这未免也太抬举陆政东了,到了那样层次的人都是称之为国*家领*导人了,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又岂能到达那样的位置?充其量,陆政东也就是借着这样的东风,借势推出自己欣赏的人推荐给高层而已。
虽然这些说法他是嗤之以鼻,但关于中*央对他在贝湖的表现不是很满意,他觉得倒不是空穴来风。
周书明不由想起去年总*理带人来视察。他一直相侍左右,总*理离开,他作为贝湖省的一把手,却越发地忐忑不安起来。
总*理的此次视察。非比寻常。
一是时间长,即便是在京城有重要的外事活动和重要会议,前后也用了一周的时间,作为日理万机的领*导人,能够专门抽出这么长的时间对一个束行考察,这是很不寻常的;二是考察完之后,只是召开了一次全省重要干部参加的会议,就中*央最新的工作精神和此次调研中觉察到的该省必须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一些相关指示,只是总*理也只是重点谈了中*央的最新工作精神。并没有对其考察的主要问题多讲什么,而且就是在考察过程中,总*理也只是倾听,甚少发表看法。
而更让他不安的是,以往。不管哪一位中央领导来贝湖省视察,一般情况下,在视察过程中,总会跟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做一次长谈。
这种长谈,总是很深人,很坦诚,针对性也强。谈得非常知根知底。每经历一次这样的谈话,周书明都自觉受益匪浅。
受益的还不只是在工作方面。他觉得通过这样的谈话,自己和中央领导在内心里走得更近了,相互更加了解了,得到了进一步的沟通。要知道,这种沟通。不仅重要,而且极为难得;另一方面,在这种长谈中,可以品出中央领导更具个人特色的执政经验和对大局的宏观把握,从中他也总能比评出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可以做及时的调整。
而这一点,也是平时从公开的文件、指示、讲话中不容易获取的。
但这一次,就没有谈,周书明很清楚,总*理曾经分管过多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这方面并不缺乏真知灼见。
什么都不谈,说明其应该是高层对于贝湖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态度,总*理的考察调研不过是进一步确认而已。
这样的答案在高层对贝湖的人事调整中杨凌峰的离开,陆政东的到来得到验证,这说明中*央对贝湖这几年的发展是不满意的,虽然最后板子落在杨凌峰身上,虽然中央没有明言,但是作为班长,他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这一次,中*央否掉了贝湖方面推荐的副省长人选,更是一个信号,这表明高层希望他对省政府那边的工作要给予更大的支持,只是陆政东毕竟年轻,难道就不需要他这个班长更多的把把关吗?难道从外面调任一个副省长就一定会比本省土生土长熟悉情况的干部强?外来的和尚就一定会念经吗?
周书明心里不停的想着,看来中*央也是对他有了看法,想到这里,周书明不禁又有些发闷,贝湖这几年虽然有所发展,不过和其他省市比较起来,还是滞后,这是无可辩驳的。
可是贝湖的基础摆在那里,省情又很复杂,想要再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起色谈何容易!
周书明好一会才发现自己的情绪之中不知不觉透出一种委屈,也觉得自己这样的想法是有些感情用事了,于是下意识的挥了挥手,似乎要把这样的负面情绪赶走一般,随即他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动作和其身份显得有多不合时宜。
好在身边没有人在,不然恐怕有人会以为他发神经了,周书明不禁自嘲的想到……
周书明的思绪有些恍惚,好一会才又真正集中起来,换了一个思考角度对这件事往更深层次里想,也想到一个可能,中*央对于贝湖的一个副省长如此重视,也许是另有缘由。
事情的根本是什么,周书明还是能够隐隐把握住的。
贝湖作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鱼米之乡,向来都是共和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上千年来,贝湖出产的粮食,不但养育了无数的贝湖人,也输送到全国各地,有人说,三年自然灾害时候,贝湖的粮食产量打个喷嚏,国人本就少得可怜的粮食定量供应就得减少一两,所有这些说法,即便稍许有一点夸张,但确确实实并非故弄玄虚,骇人听闻。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整个国家摆脱种种羁绊,犹如初春开河时的黄河河道,涌起千万重冰排,匐然染绿左右两厢那一大片深沟大壑的古老土地时,贝湖却是落伍……
加入o之后,最令高层担忧的问题莫过农业和金融两方面,所以两年前,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由他亲自拍板,省委向农业投入二十多个亿的资金用于解决三农问题,意在重振旗鼓,可是两年过去了,收效甚微。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三农问题,连带整个贝湖无力变革,整个贝湖同样显得“老态龙钟”。
贝湖是很多中西部的一个缩影:农业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工业欠发达,整体经济欠发达,这在改革开放之前,并不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沿海以及东部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样的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这也才有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
而这样的省份,不管想什么办法,要想破解发展的难题,三农是都绕不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