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爱尚小说网(23ox.com)

首页 >> 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 >> 第二九八章 招聘和制度完善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ox.com/103484/

第二九八章 招聘和制度完善(2/3)

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没有教育局财政上的支持,光靠收学生的学费,要维持学校的运营,将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而且李良给出的工资也不低,按李良的承诺,园长每月收入不会低于30元,其他教师每月的收入不会低于25元。

虽然这个工资比不上他们在职时的工资,但他们这个年纪,要找一份能轻松拿到这么多工资的工作并不容易。因此老师们都很理解。按照这样来算,光是这六位老师,一年的工资支出就不会低于1800元。而现在公办学校的学费之低,那是有目共睹的。就拿城关镇中心小学托儿所的收费标准来做比较,托儿所的一个学期的学费是5元。而像纺织厂、糖厂这样的大厂,厂里职工的孩子上厂里自办的托儿所,一分钱都不用。

老百姓会进行对比,万一这里的收费太高,孩子又学不到东西的话,那老百姓会用脚投票的。

董卫国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心。

韩淑芬等其他几位老师也纷纷表示了同意。毕竟就算按照一学期五元,一年十元的学费来算,光是他们六个人的最低工资,就必须招满200个幼儿入学。这还是在不考虑办公费用的情况下,如果要考虑办公费用,那这个学费是远远不够的。

李良笑道:“各位老师,你们放心!我办教育,就算不赚钱,但也不会赔钱去办的。你们刚才看见了停在外面操场上的那辆正在刷漆的客车了吗?那就是我给学校买的校车,价格是一万五!”

“嚯!”李良的话刚说完,六位退休老师就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刚才他们六个人还在为每年不到两千块的工资支出为李良担心,李良居然就买了一辆一万五千块的校车。

这钱花的架势,当真是不把钱当钱呀!

好吧,大家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李良。私人办学,第一就是要考虑到经费的合理支出。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是不会有钱做的。难道李良家里的钱真的是多得用不出去了?

李良没想到自己的财大气粗,在这里居然出现了反效果。六位老师,几乎没人相信这么一所幼儿园能够盈利。

李良不是一个雏鸟,他当然看懂了这几位老师们的心思。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带着六位老师去了自己的家里。

在自家的楼下,李良自豪的介绍道:“各位老师,这是我妈妈开的超市!那是我姐姐开的照相馆!”

董淑芬和另外一位刘克运的老师是县城人,他们都接到过超市的宣传单,也都进过超市购物。他们心里想道,难怪李良又是盖办公楼又是买校车,原来家里有个这么大的后盾撑着。

李良将老师们领到了自家的二楼客厅,给老师们洗了一盆苹果,又提了一篮子桔子,让老师们在自家的客厅坐下,然后就拿出来自己前段时间编写的课程设置、园长职责、教师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园医工作职责、考勤制度、幼儿日常生活制度、幼儿园门卫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卫生消毒制度、值班制度、家长联系制度、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接送幼儿制度、家长须知等等有关于幼儿园管理的制度给老师们传阅。

在座的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对学校的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都知之甚详。但当她们看到了李良拿出来的一沓手写的管理制度,他们都震惊了。

难以想象,这些都是出自于一位十六岁的高中少年之手。

细细传阅这些制度,他们发现,上面写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以前没有看过或是想过的。谁能想到,一个托儿所性质的幼儿园,居然要考虑到家长联系制度、卫生消毒制度等?

虽然平时遇到问题,他们会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联系家长,做好学校的卫生工作。但专业的、形成制度的家长联系制度,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董老师,这是我的一些粗浅想法,可能很多地方考虑的不够成熟,请你们帮忙提提意见,完善完善!”李良说道,“董老师,你曾经担任过一中的教务处主任,要不请你先担任咱们希望之星幼儿园的园长,帮我一起把筹备期间的事情做起来?”

董淑芬愿意来应聘,本来就是抱着做事的想法,工资多少,反而不是她首要考虑的问题。听到李良委以重任,她笑着应承了下来。

“好,那我就舔着年纪大一点,先担任园长的职务!”

中午,李良请了肖克明、罗良发作陪,又请了城关镇中心小学的刘校长,与这六位老师一起,在旺客来总店的包厢吃了一顿便饭。

听到李良一次性就请了六位老师,而且将来还打算再请老师和食堂管理员等,肖克明、罗良发和刘校长都有些吃惊。

没有教育局财政资金的支持,一下子就把摊子铺的这么大,他们都有点佩服李良的勇气。现在饭桌上在座的人,已经没有人把李良当作孩子看待了,都把李良当作了成年人。

吃过饭,李良把众人送走。他和六位老师们约定,请每人携带一两份自己编写的制度材料回去帮忙斧正,等这个学期结束寒假开始,建设中的幼儿园教学楼建好以后,就让各位老师来学校一起共商招生筹备工作。

自此以后,其他老师还好,住在县城的董淑芬和刘克运两位老师几乎每个礼拜都会来李良家里,和李良商量探讨幼儿园的制度完善和招生的事情。

刘克运原来退休前就是城关镇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他

状态提示: 第二九八章 招聘和制度完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