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古时候最赚钱的项目(1/2)
这有时候啊,太有能力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因为你有能力,所以理所当然的大家有了什么难事都来找你,那句话咋说的来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么。
本来么,秦浩以为青帮只不过是他的一个踏板,一块垫脚石,之所以还对青帮如此上心那是因为他还得再用上几年,寻思着等到风言衙门彻底走上正轨,所有的探子都撒出去并且有了后续来源之后就跟青帮划清界限,顶多当个长老影响一下啥的呢。
现在看来,没戏了。
果然,李世民回宫的当天下午,青帮重组工作就展开了。
青帮的发展速度有点太快了,即使秦浩这一年里并没有怎么上心只是遥领,其发展速度依然跟打了鸡血似的,早已经发展成了个庞然大物,而且随着河西走廊的开通,哪怕没有秦浩,它的壮大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这速度让满朝文武都有些瞠目结舌,多少有些毛了。
青帮的主力是什么人?是混混,光洛阳一地就有几千人,算上扬州,益州,长安,泉州等地,足有两万多的汉子,别的不敢说,陇一块的话能把此时已经几乎荒废的大唐水军打出狗脑子来。
要知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才用了八百多人啊!
即使今天李世民没有和秦浩聊天,这青帮的改革也已经势在必行了,大唐毕竟不是大清,对民众的管理也远没有那么粗放。
而今天李世民和秦浩一聊,愣是生出了建海军的想法,这种平时农战时兵的操作模式不就是他横扫天下的府兵制么?谁规定只有农民才能当府兵的?除了永业田,还可以给永业船啊!此时正是开国之初一切制度建立的雏形阶段,改革制度什么的对李世民这个级别的皇帝来说完全没阻力啊。
于是乎,秦浩就悲剧了,既然青帮已经尾大不掉,索性就让他继续大点,大到一定程度不就成了朝廷的一个衙门了么,这衙门放到谁的手里?还用想么,肯定是青帮的创始人秦浩啊。
很快,青帮新的工作职责出来了,除了负责漕运以外,居然还有了府兵的编制,战船自备,三年成型,经费自理,这特么的,秦浩气的都想摔桌子了,关键海军这茬还是秦浩自己把李世民勾起来的,也不知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最关键的是,成军了还没自己啥事,虽然没正式定下品级,但他还是个文官编制没跑了,不管是平日训练还是战时出征,跟他毛关系都没有,他就管养人,造船,说白了就是个后勤大队队长,脏活苦活累活他来,建功立业滚蛋。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否则这水师成军少说也得分左右两卫,真归他管了,岂不是他一口气当两个大将军?想到鼻涕冒泡也没戏啊。
那个谁,青帮的各地大佬都没走呢吧?告诉他们别走了,开会。
摆在秦浩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钱,前两天还吹牛说钱对他来说已经没用了呢,结果转脸就特么被钱给难死了,一百艘大海舰啊,这特么得多少钱?
李世民其实想的很清楚,杀头什么的或许认真,或许就是个笑话,真要是完不成了也没啥,又没立军令状,到时候敲打敲打重拿轻放也就算了,正好借此机会施恩收拢人心,这算是恩威并施的一种高级帝王术,再说秦浩这小子哪能以常理度之,万一特么的真的成了呢?
好吧,真要是让秦浩敞开了搞钱,他确实是有是有不少办法的,之前没搞,那是因为钱多了咬手,就好像洛阳的地产生意,他自己占了半成都不到,大头必须得给李家的那些王爷,现在既然有了名正言顺的用处,自然也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前世看过一本穿越小说,有个穿越到宋朝的哥们,联合一帮人搞了个商会,愣是只用了几年的时间成了占大宋gdp一半以上的大豪,那哥们无非也就是拉着皇帝私人给他撑腰而已,老子这可是光明正大的为朝廷赚钱,难道还比不过他不成?
嗯……好像真不行,人家穿越之前是理工科的硕士,会酿酒,会造火药,整玻璃整钢铁就没有人家不行的,自己一文科生,狗屁都不会。
想来想去,秦浩也没想出什么比较有创意的商业模式出来,索性一咬牙一跺脚,老子一千年以后的招不会,七百年后的招还不会么?干了,反正青帮都出来了,咱索性让它全乎点。
秦浩想出来的办法很简单,玻璃他确实弄不出来,酿酒的话他虽然会但其实根本整不出那么大的量来,至于香水啊香皂啊什么的同样是两眼一码黑,但至少有一样他还是会的,一个字:盐。
晒盐,这玩意不需要任何的理科基础,如果是海边村里的孩子,天生就会这技术,秦浩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现在古法晒盐都成了旅游景点了,自然没有不会的道理。
当然,说是古法,那是跟一千年后去比,这古法晒盐起源于元末明初,相比于大唐来说的话无疑还是老先进了的。
盐这东西,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却又是最容易垄断的,因此盐之利从来都是朝廷大利,甚至于整个明朝的中央朝廷大半都是靠这两淮盐税在养活,若是平时,借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把这东西弄出来,但是现在,既然钱是用来建水军的,底气自然也就足了些,毕竟这银子又没装自己腰包。
一寸盐来一寸银,当秦浩把这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本以为就算没有实质奖励,口头奖励总有吧?结果,李世民把他叫进宫二话没说就揍了一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