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旋风任性(2/3)
渠与其他水渠连接处也是如此处理的。挖渠只要设计好高低差,保持水流的流向和流量就好了,但挖掘排水沟就难了。不但要设计好主管道,还要从每家每户向主管道挖掘通道和铺设管道。
为此,殷清风不单把吕才这个学过数学的人叫来,还请李世民把工部、将作监还有宗正寺管辖的给皇室建陵墓的那些有经验的人派来。
建房屋叫动土,建阴宅叫破土。不管是动土还是破土,在宋朝以后都有很多风水学上的讲究。唐朝时虽然在这方面的忌讳不严重,但百姓对于在自家挖土还是有顾虑的。
为了能把思想工作做好,施工时少受一些阻力,在招工的时候,殷清风就让人向这些百姓做了详细的解释。
也幸好殷清风有这个先见之明,在顺利的招募之后,因为向这些人做解释,工期不得不延误了五天。
而且,为了向这些人说明铺设管道并不影响他们的居住,也不影响他们地下的祖先等等说法,他从这些人选出了一些代表去参观了郧国公府和杜伏威那里。让他们亲眼看一看浴室和卫生间是如何排水的。
有了两个国公府的‘现身说法’,这些百姓终于是打消了顾虑、历史上第一个城市排水工程,算是正式开工了。
开工的第一天,殷清风亲自来到升平坊---排水工程先从这里开始。
分管道向主管道铺设要有一个角度问题,主管道通向地下蓄水池也要有一个角度的问题,他必须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让施工的监工们明白这个道理。
为此,他在升平坊的工地呆了两天,才放心的又当上了甩手掌柜。
其实说他是甩手掌柜的也冤屈他了。
他的命令是,每铺设完一个坊区的管道后,他都要来亲自验收。只有他认为管道的角度合理了,才能重新将土覆盖上。
为了把心中的圣城长安建设得更美好,他干脆调一些水泥来,不管是坊区内的街道,还是居民的家里,全都铺上水泥路面。
排水系统不但包括生活污水,还有雨水雪水的排放。所以,马葫芦是少不了的。
“马葫芦”在北方的方言里表示“下水道”的意思。
东北话里有一些近代词汇是来自日语的,这都“归功”于那段惨痛的历史。“马葫芦”这个词,就在那个时期产生的。
在日语中,表示下水道写成罗马字就是“ma n- ru”,显然马葫芦是从这个发音演变过来的。
而大家知道日语中的片假名往往也是外来语,寻根溯源,找到了一个英文单词“manhole”,本意是下水道的检修孔“人孔”,也做下水道讲。、
这样一来就清楚了,英语--日语--东北话,manhole--片假名--马葫芦,老外的词就这么飘过半个地球变成了中国话。
等全部完工后,长安城再下雨或下雪,人们就可以放心出行而不用担心踩一脚烂泥了。
这城内两个工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军事学院完工了。
殷清风挺佩服李世民的。整个施工期间他竟然没有亲自过来视察过。也不知道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还是等到最后获得一份惊喜。总之,人家愣是没露面儿。当然,汇报的人里面也有他一份儿。
当然,李世民不可能一点儿也不知道学院的消息。就算他不主动派人打探消息,也防不住别人主动向他汇报。最少那些被李世民任命的人就没少往学院里跑。
在殷清风十七周岁过完十天后的清晨,他与李世民以及一帮大佬前往城北。
自从殷清风开始往外跑之后,李承乾就被他带在身边。作为未来的皇帝,他要学的不是课本里的之乎者也,而是多听多看多思考多总结。
为了方便行动,殷清风把当初和月眉共骑的双鞍安在黑旋风的马背上。或许黑旋风最近懂事儿了,也或许李承乾在他眼里就是个没有威胁的小豆丁,反正李承乾就成了第二个骑在他身上的人。这一点,连月眉都羡慕不已。
李世民不反对在今天这队伍里多了一个他的儿子。
自从李承乾跟随在殷清风身边,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以前他儿子在他面前表现得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现在的儿子表现出来的是自信是尊敬是明事理。
在他的询问之下,儿子告诉他,殷清风每次举行会议或有重要的事情的时候都让他旁听,然后他自己去寻找当时心中疑惑的答案。
至于其他的,殷清风并没有对他耳提面命的说东说西,只让他和其他的同窗一起学起一起照料自己。
就这些?李世民当时在问自己。
殷清风什么也不说,就是让儿子去听去看就有今日让他感到欣慰的成果?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殷清风也有梦中传授的本领?
殷清风与李世民并骑在前面,后面是骑马的武勋,再往后才是那些乘车的文官。队伍越向前走,黑旋风越焦躁不安。
回城居住后,殷清风出门的机会也少了很多,就算是出门也都让黑旋风缓步慢行。但自从殷清风去了一趟城北之后,黑旋风再次尝到肆意奔驰的滋味。
而让黑旋风更欢喜的是,殷清风出门的频率很高,往城北去的次数也很多。于是,每当殷清风出门,黑旋风都自作主张的往城外拐。
每当这时,殷清风是又拍又打又骂的,才让他垂头丧气往城内的工地行去。
今天,黑旋风以为又要在城内憋屈一天的时候,他发现脚下的路越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