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无缘出征(1/2)
在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绩、褚遂良等人商议过后。
第二日,李世民即在朝堂上宣布了出兵高句丽的宣言。
“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昔有京观,朕固毁去,可恨至犹在……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
熊熊战意点燃了满朝文武,也道出了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雄心壮志。
京观是一座奇耻大辱,隋朝伐高句丽时,遭受骇人听闻的惨败。百万大军,灰飞烟灭。高句丽将士为了炫耀武功,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堆砌成山,筑成了一个埋葬数十万隋朝将士尸骨的坟墓。
这坟墓不是让人用来祭拜的,而是用来给高句丽百姓瞻仰欣赏的。
在贞观五年,李世民得知这件事情,气得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李唐江山取至杨隋,但李世民从来没有否认杨隋是华夏王朝。在他眼中,隋朝百姓与唐朝百姓都是中国子民。
中国子民哪容异族小丑侮辱,当即派大臣入高句丽,以强硬的态度毁掉这个京观,将隋朝将士的尸骨一一收殓安葬。
从那时起,李世民就有了复仇之念。
只是时机未到,唐王朝的重心在西方,一直将这“仇恨”压抑在心,今时今日,终于到了宣泄的时候了。
李世民也显得格外精神,以昂扬的斗志下达了兵伐高句丽的命令。
这一次出兵征伐,李世民任命的统兵大将并非是兵部尚书李绩,而是礼部尚书李道宗。李道宗绝非历史上那个迫害薛仁贵的小人,而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昔年他镇守灵州的时候,梁师都遣其弟梁洛仁带三万突厥兵包围灵州,李道宗据城固守,寻隙出击,大败突厥军。并且趁机出兵五原,振耀威武,并向北开拓疆土千余里,为大唐立下赫赫之功。
李氏皇亲,就属李孝恭、李道宗最为善战。李道宗军事谋略,或许要略逊李绩,但是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无疑。
杜荷对于李道宗为三军主帅的任命,也没有任何异议。
但接下来的调将安排,杜荷有些傻眼了。
李世民坦然自若的调兵遣将,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薛万钧、薛万彻、李大亮、苏定芳、李道彦、郭孝恪、宋君明、薛孤吴等大唐战将数十员。他们这些人或许籍籍无名,但初唐无庸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可观战绩。
可……
杜荷等来等去,始终没有等到自己的名字。
一股“可怕”的念头产生,不会岳父大人不让我打这一战吧?
朝会结束,杜荷迫不及待的找到了用膳休息的李世民。
对于杜荷的到来,李世民没有觉得任何意外,悠哉的品着葡萄酒,笑道:“朕就知道你小子会来,或者说,要是你不来,就不是你了。”他没有等杜荷问出声,先一步道:“你可觉得奇怪,为何朕没有用你?”
杜荷忙点着头,苦着脸道:“小婿为这一战,准备多时了,现在不让我出战,就好像小婿饿了十天,饭端在面前,不让吃一样。”
李世民答非所问,只是道:“你觉得你的军事水平,与我唐朝诸将相比,能不能够稳拿第一?”
杜荷忙道:“不敢,不说别的,李绩老将军稳胜与我,我那师兄苏定芳,也不逊色我……其他诸将也各有所长,薛万彻胆大擅奇、李大亮智勇兼备,张士贵攻城拔寨,勇不可挡。在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小婿都不敢自夸。”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你也无需妄自菲薄,你的能力朕清楚,但正如你所说。我大唐无庸将,任何一个都不是泛泛之辈。各有所长,各有所能。朕作为皇帝,需把握公道二字。你小子,从军以后,历经我大唐所有战事。无不充当前锋,短短数年,功高至大将军。这固然是你的能力所致,但离不开朕给你这个机会……”
杜荷默然无语,李世民说的句句属实,这帝王用兵,绝不可能只重用一将,而无视其他将军。而自己却能每战必先,每战必前,三大战役,都不缺席,实在是因为李世民的特殊关照,让他得到这些机会,身居高位。
论干略,历史上灭三国、擒三主的苏定芳,在军事能力上就不逊于他,可如今苏定芳作为早期将领,投奔李唐二十余年才是左武侯将军,比他低上好几个级别。并不是因为苏定芳无才,而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杜荷听到这里,也明白的李世民的意思,自己已经得到太多次机会了,如果再让自己出征,那些一直得不到机会的能战将士会怎么想?
他们会毫无怨言吗?
杜荷亦不知如何开口了,他很期待这一次的伐高句丽一战。
但他能够理解李世民的处境,知道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作为一个皇帝,实在不能过份的厚此薄彼。
“是小婿孟浪了……”杜荷有些不甘心,还是认可了这一事实。不是他不想争取,而是实在没脸争取。李世民待他算是仁至义尽,给了他那么多证明自己的机会。自己又怎么能让他为难?
李世民见杜荷理解,也微微一笑,杜荷的努力,他是看在眼里的。随着东北的消息不断传来,李世民就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派杜荷往辽东。对此他犹豫了好一阵子。
直到褚遂良是提起,李世民方才下了决心,连褚遂良这个文臣都觉得给杜荷太多机会,有失公允。更何况那些身怀抱负,资历更在杜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