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交易 上(1/2)
第二六三章
原本的历史线上,戚继光扫平沿海倭寇,是从1555年开始的,也就是嘉靖三十四年,当时的朝堂上别看严党和倒严的打的不亦乐乎,但是说白了还是强权之下的士人阶层的内部矛盾,比起现在的内廷外朝大撕逼,简直就是小儿科之中的小儿科,戚继光出任的参将,身上还兼着浙江都司都指挥佥事的职司,权责分明,和杨尚荆这个兵部郎中截然不同,不归中央直辖。
毕竟大明朝能打的皇帝,加起来也就那么三个,朱重八、朱老四算是俩,朱瞻基算半个,剩下那半个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其余的都特么弱鸡,被外朝耍的团团转的那种,当时严嵩那么牛逼,不还是因为失了圣眷,直接死球了么?有“圣君在朝”,能够掌控住朝堂,底下再闹腾,也闹腾不到哪儿去。
可现在这个情况,皇帝根本就管不住朝堂上的事儿,弄了个叫王振的白手套,打算收拢一下皇权,表示自己已经不那么图样图森破了,可是呢,这个打算本来挺好的,而且已经实施差不多了,结果杨尚荆一拳闷下去,直接砸了个稀巴烂,文臣武将们一看,诶呦喂,正统初年多特么好过,本来觉得王振这么吊,内廷这么吊,咱们老实儿地挨收拾就得了,结果你丫是纸老虎啊?为了富贵荣华、为了为所欲为、为了……不对,是为了大明朝众正盈朝的大好局面,干他丫的!
于是,原本被王振收拾的差不多的朝堂,瞬间就一分为三了,势力最大的,当然还是皇权庇护下的内廷了,所以王振收罗了一棒子外朝的小瘪三,给自己摇旗呐喊,外朝的大佬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正统”嘛,肯定是最正统的了,没了这个大义的名分,这游戏也就没法玩了。
文官儿这边,以杨溥为首,算是一摊儿,不过很多时候能谋善断的曹鼐,还是朝堂上诸多外朝文官儿们的风向标,而曹鼐的上面,论资排辈还有一个马愉,这也是个咳嗽一声朝堂震动三下的人物,所以一旦这仨有什么意见分歧,外朝的文官儿可能就要懵逼很长时间,而排除内阁的这些大拿之外,王文、陈镒之类曾经给王振跪下过的,也突然如同吃了新盖中盖一样,酸软的膝盖、骨质疏松的脊梁瞬间就直了起来。
腰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所以文官儿这边虽然乱糟糟的一片,很有点儿令出多门的味道,可是架不住把持着绝大多数的要职啊,总不能直接把绝大多数的文官儿一股脑砍了吧?那大明朝瞬间就停机了,所以朱祁镇和王振两个叫zhen的瞅着他们,就觉得自己虎躯狂震。
勋贵那边儿,没经历过土木堡之前,不说把文官儿吊起来打吧,势力上肯定也要高出那么一丢丢的,英国公张辅当年那是能和杨荣在军略上掰腕子的,而且不是简单的仁宗潜邸旧臣,永乐皇帝都器重他,他还有个死后追封王爵的老子,论起资历、出身、决断来,能把杨溥、马愉捆起来吊着打,要不是不能就这么和皇帝动刀子来个“清君侧”,耍嘴皮子又耍不溜道,朝堂上还得靠着文官儿们输出,勋贵们早就单飞了。
综上所述,这特么朝堂上乱的和三国演义似的,要不然杨尚荆这么个身后站着杨溥、魏国公,隐隐还站着英国公的兵部郎中,至于这么小心揣摩李信这个都指挥使的意思么?早就掀桌子干他丫的了。
杨尚荆这边儿琢磨着呢,就听李信微微一笑,说道:“贤侄太过自谦了些,年轻人嘛,还是要有些拼劲儿才好。”
顿了顿,李信笑着说道:“贤侄也勿用担心,若是有甚么不解之处,只管派人到杭州府寻我便是了,那海门卫指挥使安玉成……”
一听见“安玉成”这个名字,杨尚荆的眼睛瞬间就是一眯,如果李信想要用一个昌国卫来给安玉成赎罪,还是够用的,只不过这是个单纯的交易,而且李信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在实质上,都占领了绝对的高地,这并不能让杨尚荆赶到任何的开心。
所以他眯着的眼睛就没睁开,接着听李信说道:“……在海门卫已是多年,前阵子救援黄岩县城不利,本官已经将他叫来此处,狠狠地打了一通儿板子,虽说行了军法,却也不堪重用了,所以本官属意,将这安玉成调往杭州府,与杭州前卫指挥使孔道真轮换一番,本官亲自督促他学习兵法韬略,以便来日报效君恩。”
当初干死阮随的时候,孙原贞、方廷玉、轩輗三人调动的,就是杭州前卫和杭州右卫的兵马,换句话说,杭州前卫的指挥使孔道真名为李信的部下,实际上更多地要看藩司、臬司两司的眼色行事,本身已经不算是李信的派系内的人了,所以李信这番话,也算是他和杨尚荆之间的双赢了孔道真是两司的人,到了台州府之后,肯定是要听着两司大佬的话,坚定地站在杨尚荆这边儿,杨尚荆以后想要调动这海门卫的兵马,就容易的多了;而安玉成是他李信的人,调任杭州前卫之后,肯定是第一时间帮助李信稳住杭州前卫的局势,将这一卫人马再度掌控在李信的手中。
不过这种程度的交易,于浙江两司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就是了,毕竟这杭州前卫只是更倾向两司长官,不能真个倒过去,李信为的也不是就阮随一事反攻倒算,只是单纯的亮亮刀子,证明一下自己有何两司长官平起平坐的能力罢了。
所以杨尚荆很慎重地点了点头:“安指挥虽说有延误军机之嫌,却也将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