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节 弄巧成拙(1/2)
客栈之中早就按照姬庆文的吩咐,在僻静之处收拾起几间干净屋子,给老张头、老张媳妇和他一个十来岁的女儿居住。
李岩之前一直坐镇在云来客栈之中,不知道事情的起因本末,便问姬庆文:“姬兄,你把卖馄饨的老张头接来做什么?想吃他的馄饨想疯了吗?”
“李兄有所不知,这老张可不是寻常人。他是张江陵老相公的亲儿子。”说着,姬庆文便将在白云观之中的事情向李岩细细交代了一番,又补充道,“眼下京师形势晦暗不明,我怕有人害他全家,想来想去绝对安全的就只有这座客栈里了,所以便将他接到这里来了。”
李岩听了一愣,忙道:“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张江陵老相公当年权倾朝野,就是万历皇帝都拿他没办法。虽然张老相公最后坏了事,可张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清华世家,他老相公的嫡派子孙又怎么会沦落到卖馄饨呢?另外,张老相公几个儿子都是饱学之士,还有中过状元的,似乎没有听说过张致修的名字嘛!莫非是……”
李岩的话充分体现了怀疑的精神,就连姬庆文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忙对张致修说道:“老张,我这位李岩先生就是这么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子,话里没有什么恶意,你可别放在心上。”
张致修摆摆手:“这也不怪李先生,要不是今天急着帮姬爵爷说话,我是不敢以张家子孙自居的……”
原来这张致修还真是张居正的儿子。只因当年张致修喜欢上了一个青楼女子,执意娶他为妻,激怒了张居正本人。而张居正又是个做事不留情面的,这种伤体面的事情摆在他的面前,他二话不说表便将亲情抛诸脑后,将张致修责打一顿之后,便赶出家去。更将张致修的名头从张家族谱里抹了去,就当从来就没有这么个儿子过。
却不料此举弄拙成巧,最后却帮了张致修的大忙。
只因万历皇帝亲政之后,开始清算张居正,将张家的子子孙孙罢官的罢官、免职的免职、问罪的问罪、流放的流放,还逼死了长子张敬修、次子张嗣修、三子张懋修等人。反倒是被逐出家门的张致修幸免于难,靠着在皇宫门前摆摊卖馄饨过日子。
清算张居正之前,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已闻到政治气氛的变化,便将张居正生前留下来的紧要文书整理一番,连夜送给了张致修,将复兴张家的重任,交托给自己这个没人知道的儿子身上。
万历当了四十八年的皇帝,自然不会推翻自己决定,张致修原本也是心灰意冷了。却不料崇祯继位之后,对张居正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更是下旨赦免所有牵涉到张居正一案的戴罪之人,所有被罚做贱籍的全都被赦免出来,任其自行回家。
张致修高兴之下,特意去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是姬庆文在皇帝跟前求情,这才有了他们老张家的出头之日。
有了这层原因,姬庆文算是张居正一门的恩人了,张致修这才决定出来,帮姬庆文一把,终于在白云观里发挥出了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让朝廷这些大员们签署了保奏袁崇焕的奏章。
却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份奏章,最终激怒了崇祯皇帝。
原来是崇祯皇帝最恨官员结党,一看这份送上来的众口一词、万众一心的奏章,脑海中立即蹦出“朋党”两个字,马上招来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要他仔细查访这份奏章的来源。
锦衣卫不是吃素的,没花多少工夫,便查明了事情的本末。
骆养性同姬庆文有仇,知道这份奏章是姬庆文挑头搞的,便添油加醋、火上浇油一般向崇祯皇帝禀告了。
崇祯异常震怒,立即派高起潜传旨,将姬庆文召入宫中。
也不待姬庆文说话,崇祯便将这份奏章扔在姬庆文面前,喝问道:“这份东西,是你这狗才挑头搞的么?”
姬庆文推脱不得,只能点头承认:“皇上,这是我联名朝廷里的大臣写的。眼下确实不是杀袁崇焕的时候,还请皇上三思。”
崇祯却没答话,恶狠狠说道:“好你个姬庆文,进京没多少日子,就学会挟众要挟朕了。告诉你,朕是天子,可以乾纲独断。袁崇焕的事情,朕自己做主了,三天之后,送到菜市口斩首示众!袁崇焕里通外国,朕原本要定他凌迟之刑的,让他痛快一死,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姬庆文吓了一跳,刚要再劝,却听崇祯又道:“朕招你进京,是为了给你封爵的。如今封爵大典早已过去,你还留在京师之中不是长久之计。这样,你这就离京,马上就走。”
这就相当于下了逐客令了。
姬庆文把心一横,说道:“皇上。袁崇焕好歹同臣有同门之谊,他要被杀了,我却不能敬他最后一碗绝命酒,这样臣在官场中的名声可就臭了。求皇上俯允,能让臣看着袁崇焕斩首,替他收尸之后再离京南返如何?”
崇祯想了想,觉得姬庆文还是个有用的人,多少也得安抚一下,便点头同意了,只是最后又加了一句:“袁崇焕的事情你不要再过问了,否则朕也周全不来。”
姬庆文没想到形势刚有好转,便立即急转直下,郁郁回到云来客栈里,抬眼便瞧见李元胤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便问道:“李指挥,好久不见了啊,这一整天没看见你,你跑哪里去了?”
李元胤愁眉苦脸地答道:“大人,这一整天,我动用了在京所有的耳目、眼线,竟探查不到那几个满洲鞑子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