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打发要饭的(1/2)
抬头看看天,申时刚过一点点。
也就是下午三点多。
武昌是个大熔炉,即使在小冰河期也是如此。
衙门处理政务都在上午,一旦过了午时,基本上就是等时辰下班。
巡抚衙门也不例外。
能来这里办公或者拜访的,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门口的衙役早熟悉了常来的那些达官贵人。
猛然间看到一个对襟短衫,头顶连冠帽都不戴的小老百姓,厌恶的瞪了他一眼,然后接着靠在墙壁上打哈切。
唐四方绕着衙门口和两边的青砖围墙转了一圈,摸了摸兜里的散碎银子和铜板,笑呵呵的迎了上去。
“站住,哪来的刁民。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衙役远远的就开始呵斥。
唐四方从小在街上混大的,衙门里面的猫腻知道的一清二楚。
看门的衙役一共两位,里面门房还会有一位管事的。
他笑嘻嘻的走上前,轻轻的给小哥来了个媚眼。
小哥立马知道这家伙懂行啊。
心里顿时就纾解了三分。
等唐四方按照江湖规矩拉起小哥的袖子,把手伸进去,嘴里一边说着:
“哥哥们辛苦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去宝悦斋添点茶叶品品。”
一边把铜板放进小哥的手心。
铜板之前已经被他叠成一堆,估摸着有三十多个。
小哥用你懂的眼神给了唐四方一个微笑,看了看衙门里面,又对着对面的衙役挤挤眼。然后小声对唐四方说道:
“小兄弟,这里是巡抚衙门,不是县衙。你不能进去,懂吗。我劝你不要找麻烦。有冤情去县衙诉冤。”
小哥说的中肯,唐四方知道使的铜板有作用了。
他立刻装作一副顺从的样子。
“小哥有礼了。我不是诉冤,而是找杨天官有事谈。”
小哥马上换成一副鄙夷的样子把唐四方从脚大量到头顶的发髻。看不出他有什么值得杨大人接见的。
“就你也配找我们天官谈话,我看省省吧。”
小哥一副赶紧滚蛋的样子。
唐四方立刻拿出一两纹银,偷偷的塞进小哥的手里。
小哥的态度又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货不去拍电影太可惜了。
“小兄弟,别说我不照顾你。膻闯巡抚衙门,开始把你抓进大牢的。”
“我看这位兄弟也是个明事理的人,说不定真的有事找我们家大人。”
另一位衙役看得真真的。这帮老油田能从手掌握的程度判断里面有多少银子。
这位为难到:
“这事是能开玩笑的吗,小心你我的屁股。”
随便放人进去不至于杀头,但挨板子是免不了的。
唐四方适时的说道:
“是满月楼大掌柜让我来的,我们掌柜的离不开身。”
唐四方这么一说,两个人总算眉头舒展开来。
“小兄弟你早说啊,要知道你是满月楼的人,根本不用使钱。”
衙役嘴上这么说,手里的银子却往腰间踹去。
“还请大人通禀一声,就说洞房不败有事求见。”
“洞房不败?”
小哥嘀咕着这个莫名其妙的名字,自顾自的走进门房,耳语几声之后,门房里走出一位40岁左右的瘦高个,伸头看了一眼唐四方之后,快步走进里面。
隔了一盏茶的功夫,门房来到门口,对着唐四方说道:
“我们家大人有请。”
唐四方对着三个人分别拱手,高兴的跟在门房后面走进去。
杨升籍贯是京城人士,来到武昌府已经三年有余。
仗着是老兴王的宠臣,又是小兴王也就是嘉靖儿时的授业恩师。他笃定自己在武昌任上待满就会被调进帝都权利核心。最不济也是个六部的堂官。
所以一直没有在武昌置产业。
三年来吃住都在巡抚衙门。
明朝的衙门比之唐朝和宋朝就要寒酸的多。
巡抚衙门也是如此。
没有回曲的廊桥,没有多开间的厢房,正房。
只有一个办公大堂和两侧的茶水间。
后面是七间错落大开房。
客厅最豪华,装修的还算有三品大员的样子。
主房杨升住。
侧房是厨房。
剩下的是家仆和随身衙役的卧房,柴房,马厩。
总之就是没什么让普通人感觉到威严肃穆的气势。
杨升知道自己在武昌呆不长,这里路途遥远,蚊虫和疫病难测,妻室子女都没有带来,孑然一身。
看门的没有让唐四方进正堂,而是一路带他去后屋。唐四方心里多少有些美滋滋。
这说明杨升终归没有把他当外人。
在杨升眼里,洞房不败是跟他一起蹲苦牢,搭救永福郡主的人,自然要以礼相待。
“天官大人吉祥!”
来到客厅,唐四方使出吃奶的劲大喊一声,搞的正襟危坐的杨升一脸不悦的样子。
“在这里不用大呼小叫,进来坐。”
杨升发话,看门的自动消失。换成一位身穿暗红色丝绸长衫的俊俏男人帮唐四方沏茶落座。
“公子有礼了。”
不一样的场合就要有不一样的姿态。
唐四方尽量让自己像是一个文化人,彬彬有礼的样子。
红衫公子瞄了唐四方一眼,然后对着杨升深深的鞠躬。
“大人有事尽管吩咐,小人告退。”
说完,抱着拳,面对杨升低头,亦步亦趋的退出客厅。
“我靠,装模作样的样子还挺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