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朝堂风波(1/2)
皇城的正大光明殿中,下站的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其中大多数人都惊魂未定,其中自然也包括贾政。
就在刚才朝堂上爆发了惨烈的争吵,起因就是昨日阁老张廷玉上书的‘士绅一体收税之事’,昨天的在小朝会上就与礼部尚书为首的李固争个不休。
张廷玉的意思是,随着大华建立已过百年,士绅阶级一层逐渐增多,先下只依靠农业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国家开支,因此应该对士绅地主阶级收税。
而反对的礼部尚书李固,向来是士林中的大儒,士绅阶级几乎都是读书人,他身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自然不会弃读书人的利益不顾,因此昨天在朝会上据理力争,说是自古以来读书人便有免税的优惠政策,若是废除,天下又有何人愿意读书?又有谁能教化百姓呢?
两方人吵了一天,谁也没说服谁,因此便有了今天大规模的早会,目的也就是众人都议一议,看能不实行。
此时张廷玉正和李固在争吵,许是有些累,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着对方,如果眼光能杀人估计双方都能死上好几次了。
殿上高坐的华清帝见二人稍稍停下,便道:“众位爱卿,谁还有不同的建议,但说无妨。”
一些如贾政这些的小官,自然不敢直接出来建议,俱都低着头,一时间殿中噤若寒蝉。
见无人说话,华清帝的眼光四下打量一番,见忠顺亲王在下面静静的站着,双眼微眯,仿佛这些争吵都与自己无关一样。
见此,华清帝道:“皇弟,不知道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是收为好,还是不收为好呢?”
忠顺亲王道:“禀皇兄,对这些士绅收税,自然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自是极好。”
华清帝听了,笑道:“那皇弟是赞同了?”那张廷玉一帮人俱都面露喜色。
不过,忠顺亲王又道:“自古以来就是因为士绅有特权,因此才会有络绎不绝的人读取功名,我也怕会如李大人说的那般,会无人读书。”
忠顺亲王道:“臣弟实在不知如何抉择,皇兄治国有方,英武不凡,想来已经有了决断,不管是和决断,臣弟都会鼎力支持。”
华清帝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笑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容后在议。今个还有件大事,我大华以武立天下,祖训每年都要进行围猎,前几日梦见先祖,想起跟随先祖建功立业的八大国公,因此今年的围猎众家嫡系子弟均要参加,名单稍后内阁拟一下,通知下去。”
见华清帝不在议‘士绅一体收税’之事,众人也舒了口气,至于围猎之事人员的改动,跟自己又无干系。
便都高呼:“吾皇英名,万岁万岁万万岁。”
旁边自有太监吆喝:“退朝”
华清帝自然先行退出大殿,接着众位官员也都三五成群的离开皇城。
荣国府,王夫人处。
贾宝玉自然不知道朝堂上因为自己那天说的话而引发了轩然大波,他正在躺在榻上,旁边几个小丫鬟捶着腿,自惬意无比。
忽听门外传来一声“老爷下朝回来了。”
贾宝玉赶忙起身,与王夫人一同出门。
贾政走过来见贾宝玉在王夫人一旁,问道:“今个无别的事情了?”贾宝玉点点头,道:“今个是专门来寻父亲的,因母亲说父亲上朝去了,我便在此等了会。”
贾政见此也不再多问,在王夫人的服侍下换好便装,便叫上贾宝玉一起往书房走去。
进了书房,屏退了重丫鬟小厮,贾政便问道:“今日找我可有重要的事情?”
贾宝玉点了点头道:“不知父亲今日怎会去朝会,朝中近日可有大事发生?”
贾政看着这两个月宝玉的变化,自然对他也不如以往那般,见他发问,贾政便把今日朝堂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贾宝玉一听见是‘士绅一体收税’之事,回想起那日与老者谈论的不正是此事,难道那神秘老者竟然是阁老张廷玉?
听贾政最后讲到围猎,贾宝玉若有所思,记得前世有人解读红楼梦中,有一件改变朝局的大事便是铁网山打围,难道是此事?心中虽有怀疑,但却不能确定。
贾政讲完,便问宝玉道:“你对此时怎么看?”
贾宝玉沉吟半晌道:“朝中目前的争执与我贾家没有关系,即使收税也无非是几个钱,倒也不用掺和。”
贾政听后点点头,只听贾宝玉又道:“我觉得围猎之事倒是有些蹊跷,今年怎么会八大公府都参与,其中定有内情。”
贾政见宝玉分析的头头是道,内心高兴,笑道:“我贾家目前在朝中没什么派系,为父我也是个闲职,应该不会有事的,你也不必过分担忧。”
贾宝玉道:“父亲今早上我发现了一件怪事,来此也正是跟父亲说。”
“是什么事情?”贾政问道。
“今天早晨我进来发现琏二哥收了好多礼物,还说是忠顺王府人送给他的。平时我也知道,忠顺王府权势颇重,向来与我贾家毫无联系,近日如此反常,我猜想最近的大事会不会跟忠顺王府有关。”贾宝玉道。
贾政听了,低头沉思了会道:“前几日你说过后,我便去跟你大伯,贾珍等说过,没想到还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贾宝玉道:“父亲也不必太过心急,眼下之事,还需小心为好,父亲还是与兄长等陈说利害,让他们近几日少出门为妙,省的招惹是非。”
贾政满脸发愁:“我何曾没跟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