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再决5(1/2)
随着前方大军的节节胜利,后方民间似乎也出现了种种风潮和呼声,无非就是各种拐弯抹角的劝进和更上一部的乐观之言。
其中也有一些不怎么和谐的,就是有人在试图大声呼吁和号召、煽动舆论,来反对和抵制刚刚在腹心六州颁行的《分户令》,虽然目前只限定与城邑外的广大乡里所在;
理由是这样做会破坏当地沿袭日久的公俗良序,和自古来忠孝义悌的时代传统,乃至分门别户而令广大人家骨肉疏离渐远,最终令老有所养少有所赡的宗姓聚居之族,一朝崩坏而再也不可收拾;甚至有残民间亲之嫌而为古时暴秦之患,而难为长久之治世。
说白了,就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放弃在传统宗族和乡党体制下,各种籍以礼教和孝道为名的隐性特权和主导舆论的解释权。不过,他们既缺少足够的群众基础(大量外来移民屯庄和编管地是不在乎这些东西,乡村里仅有的宗族残余也只剩下一些偏远、荒僻的边角地区),也没有多少可以发声的舆论渠道(籍,大多要经过审查),而只能亲自在一些公众场合发出一些牢骚和非论而已,
所以只是派人制造新的话题和热点,带上一波节奏之后就已然消弭下去了。
虽然前一轮轮进言书的风潮再次被抑制下去了,但是通过这次建议讨论订立“国是”的前后,却是让我发现随着这些年的直接或是间接扩张,淮镇治下和体制内部也委实用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聚集和吸纳了不少南北士人;
当然了,因为淮镇体系的特殊性和军队有限的侧重,他们主要都集中在相对次要一些的文教和宣传部门比较多。
虽然我从先天情节和立场上不怎么鸟这些旧式文人,但无论是宣贯淮镇理念和新思想的南北论战,还是接下来计算和订立新历法的宣传推广,都少不得他们出力和参与的机会;作为一个比较合格而能够团结和发动、利用大多数的上位者,我也只能捏鼻子有限容忍和相对宽大的,接受他们继续存在下去的部分合理性了。
当然了,必要的隐性限制和渐进改造,还是时常的鞭策和敲打,还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其中一些擅长嘴炮大道理的家伙,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给你带歪道沟里去了。
这些年时间收录的士人名单,及其粗略的表现和评定。再配合他们的出身背景和社会关系,就会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乃至其中一些似曾相识的人名了。
好吧,我的麾下不知不觉之间,还是聚拢了一些地方士人的。
比如,人称白水先生刘勉之,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据说是因为厌恶科举,一生不仕,闭门讲学。不过在另一个时空,他门下徒弟中有一个叫朱熹,就实在是大大有名了。
而在这个位面,他也是蔡元长所保举和推荐的旧识,残存闽地学派的代表之一;因为闽地旷日持久的动乱再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而不得不夹在北上淮地谋生的人群当中,然后在昔日乡党的帮衬和提携下,在联校里重操旧业成为了一名高等讲师。。
还有另一位吕本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算是治学世家的传承。祖上自宰相吕公著之后,出过大家荥阳先生吕希哲,东莱大儒吕好问等等。
哪怕在登州镇时代,也是受人尊重的治学名家,但是因为登州镇的覆灭而受到牵连,一度破家携弟子流亡海外而居无定所;直到淮镇再立而柯山梦为首的登州遗民重新安顿下来,他才得以回到故里而在对方的推荐下,进入新办未久的联校,继续教书育人治学的事业。
然后,又有相熟的门人弟子、故交、同年相继慕名来投,比如林之奇,张拭、杨大异、彪居正、吴翌、赵孟、赵棠、方畴、向语、也曾是开学一方的学者、士人,则主要代表了淮河以北的北地士林遗泽;其中多数与现任的从五品下判虞司事的赵鼎,有所交好和往来当中,代表了一个比较松散的圈子;
另有扬州铅山人马永卿,字大年;南剑将乐人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居士;晋陵(今江苏常州)人胡珵,字德辉;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李光,字泰发;定海(今浙江宁波镇海区)人曹粹中,字纯老,号放斋;江陵人孙蒙正,字正孺。。。
却是现任八路提举学政的陆务观手下,所陆陆续续荐举和提携起来的东南治学名家和其他渊源所造。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让我注意的,则是程夫人那边推荐过来,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陆贺,他本身资历平淡无奇家里是靠开药局和蒙塾为生的,所以有几分学术又懂一些药理,正在联校当任医科的药理教师,兼职编写《唐本草补续》;
不过他在另一个时空晚年生个了小儿子叫陆九渊;与同时代刘勉之的弟子朱熹,因为理学之争中的义利之辨,差不多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又在后人当中继续延续了好几百年,直到明朝王守仁心学的崛起才宣告出胜负。
当然了,因为家园被毁而组人相继离散的缘故,他现在暂时还是一直快乐的单身狗,而未来的陆九渊也以蝌蚪状的形态依旧潜伏着,日复一日的面临着被掳出去或是挂在墙上风干的不确定下场。
。。。。。。。。。。。。。。
镇州,真定城内。
作为说客和使者的河东人刘希亮,也是满心欢喜的雀跃之下走在前往行台内衙的路上,有些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