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闹崩了(1/2)
朱厚熜感觉有了这《大礼或问》,关于礼仪之争的所有理论上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再同杨延和等老臣较量,可以说是有据有理了,在之前的几番争斗中,让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杨延和等这些做臣子的人,在面对他这个皇帝时,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他一直想找机会灭灭那些人的威风,可是却苦无机会,现在机会终于开了,他哪肯放过。
是以在经历了几天阴暗沉闷的天气后,在一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风和日丽的上午,朱厚熜斗志激昂地专门在谨身殿,召见了辅杨廷和和大学士蒋冕二人。
杨廷和和蒋冕奉诏前来,见到朱厚熜,不敢马虎,立刻行礼,待行完了大礼,方才站了起来。
朱厚熜等杨、蒋二人起身后,向他们招了招手:“来,你们到朕这里来…再靠近点…”
杨廷和和蒋冕这俩老臣,谁都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地向前走去,脚步移了再移,最后来到了朱厚熜的眼前。
朱厚熜等杨廷和和蒋冕他们两个人走到近在咫尺之处,忽地将藏在身后的一道手敕拿出来,塞给了杨廷和:“是关于孝道之事的,辅按敕拟诏执行吧。”
杨廷和赶紧叩头承接,然后起身,当面展开敕书,细细察看,只见是朱厚熜的亲笔,其内容为:朕承天命,入奉宗祧,自即位以来,奉天法祖,恭侍两宫,日勤政事,未敢一时怠忽。朕本生父兴献帝、母兴国太后虽帝后之称,虽礼养于天下,但未遂朕心矣。今尊朕父兴献帝为兴献皇帝,母兴国太后为兴国皇太后。其尊号字称并敕谕,卿等便写拟来看施行,朕以答劬育罔极之恩,安治天下,卿等其承之,再勿固执。
虽然朱厚熜现在已经将他的父亲谥为‘帝’,母亲封为‘后’,但在这两个字的前面,不加上‘皇’字,也就是变为皇帝和皇太后,他的心里仍不舒服,因为这样仍不能算是名正言顺,所以他今天自作主张,再次下了手敕。
杨廷和看完敕书,气得脸都抽抽了,他沉默了好半天,这才开口说:“皇上,照理说,您下了手敕,这就是皇命,老臣等奉的就是皇命,是不敢违背的,但像尊崇父母这样的大礼,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法,就是舜禹这样的圣祖,也不曾随便更改,皇上您有舜禹之天资,老臣等怎敢不以舜禹之行事准绳侍奉皇上,不然岂不是不忠,所以还请皇上收回手敕,这从古到今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老臣等实在是不敢去做啊!”
朱厚熜不以为然地说:“古时候也有人这样做的,所以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别人是不会说什么的。”
蒋冕见朱厚熜如此不在乎,忍不住开口说:“皇上,这古时候也唯独汉哀帝这样做过,皇上不学舜禹这些先圣,为什么偏偏要去学汉哀帝呢?并且,汉哀帝也才称其父‘定陶恭王’为‘恭皇’,都不曾以帝相称的。”
杨廷和觉得蒋冕没有把话说透,立即接过话头说:“皇上,汉哀帝是汉朝衰败时期的无能昏君,不值得效法,若是合乎祖制,值得效法的话,老臣等早已这么上奏了,这样既可以彰显皇上对父亲的孝心,老臣等又可以尽人臣的本分,岂不是皆大欢喜?可是老臣等为什么没有这么上奏呢,因为真的是不能这么做啊,就是死老臣等也要阻拦,所以还是请皇上收回敕令吧!”
朱厚熜渐渐地恼了,杨廷和竟以死相胁,他怎么不恼,他强压心中升腾起来的怒火,争辩说:“朕要为父母尽孝道,这难道错了吗?”
蒋冕接着话:“皇上,天子的孝道,在于继承祖业,安抚天下,皇上继承太祖太宗孝宗武宗之统,即皇帝位,兴献帝、后,称帝称后,已尊崇到了极点,如果再加头衔,恐怕祖宗的在天之灵,和兴献帝的神灵,就不得安宁了啊!”
杨廷和不给朱厚熜说话的机会,紧接着说:“是啊皇上,以前已加的帝后尊号,至今外面仍议论不断,老臣等心里已是惴惴不安,如果再添加尊号,肯定会有损于皇上的德行,影响朝廷的声誉!”
朱厚熜等杨延和和蒋冕这俩老头喋喋不休地说完,无奈地说:“其实,朕只是想对父母略尽孝心而已,你们又何苦这般为难于朕呢…”
杨廷和简直都快崩溃了,这个小皇帝怎么就这么固执呢,他不得已只好使出了杀手锏:“皇上,汉宣帝继孝昭,后追谥史皇孙、王夫人曰悼考、悼后而已,光武上继元帝,巨鹿南顿君以上,立庙章陵而已,皆未尝追尊。今日兴献帝、后之加,较之前代,尊称已极。若加‘皇’字,与慈寿、孝庙并。是忘所后而重本生,任私恩而弃大义,臣等不得辞其责,愿罢归。”
罢归,就是辞职或免官回家,杨延和的杀手锏,就是撂挑子不干了。
朱厚熜并不怕杨廷和的威胁,他没有被吓退,也使出了杀手锏,他把张太后给抬了出来:“杨辅,慈寿皇太后懿旨有谕,说‘今皇帝婚礼将行,兴献帝宜加皇号,母为兴献皇太后’,你们不听朕的话也就罢了,难道连慈寿皇太后的话你们都不听了吗?”
张太后和杨延和等人是一伙的,她怎么会下懿旨说兴献帝宜加皇号,兴献后宜为兴献皇太后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和杨延和等人闹崩了,而起因就是李缙遇刺事件,毛纪怀疑这件对他们极为不利的事情是夏皇后做的,杨延和知道了以后,便去告诫张太后和夏皇后,让她们不要轻举妄动,而夏皇后却不承认这件事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