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警惕列强(1/2)
之后上海租界成立工部局,上海新海关正式建立,由美、英、法三国人担任海关管理委员会委员,大清海关基本没经历什么波折便落入外国列强手中。
幸好朝廷也不是一味的无知,每年几百万两白银的海关关税掌握在外人手中,就算是傻子也该有点反应。
先是苏松太道吴健彰以通夷养贼罪,被革职拿问。后有两江总督怡良奏,英美二国使臣拟同赴天津商谈修约事宜,朝廷诏命仍回广东。并命两广总督叶名琛设法开导,谕以坚守成约,断不容妄有要求。
没有得到想要结果洋人也不甘示弱,英公使包令会晤闽浙总督王懿德,提出修约要求。与此同时,英政府一口气取消1853年9月7日至1854年2月9日上海英商所具关税税单。
朝廷依旧强硬坚持,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再与英、法、美三公使会晤要求他们重回广州,并驳回了三国再次赴津的申诉。
洋人被折腾了这么久哪会乖乖听话,不久后英、法、美三国代表达到白河,要求到天津修约,结果自然又是被拒。
朝廷也害怕洋人恼羞成怒干出什么不好收拾的事儿来,咸丰帝命长芦盐政文谦、天津总兵双锐、直隶总督桂良严备密防,不可稍涉张皇。并命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筹抚驭之方。
吉尔杭阿也不愿扛这样的重担,干脆奏请钦派重臣,妥办三国修约之事奉旨申斥,让洋人老实下来。
而长芦盐政文谦等接见英美通事麦华陀、伯驾,不允修约。
同时朝廷命直隶总督桂良前往天津,并派前任长芦盐政崇纶交桂良差遣。
接下来就是无穷无尽的扯皮……
英、美通事麦华陀、伯驾三晤文谦,提交修约节略。文谦照复麦华陀等,要求其仍回五口地方,由办理各国商务钦差大臣查办。
感觉被玩了的麦华陀照会文谦,坚持在津等候北京谕旨。英美两国驻华公使也坐不住了,这么耗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包令、麦莲亲自出马于大沽会晤崇纶,再次提交修约说帖。
估计朝廷也被整烦了,直接要求崇纶对英、美要求一概驳回。
得到上令后崇纶等照会英、美公使,指驳其说帖,二公使立即复驳,可惜大清官僚根本不予理会。
对于态度始终强硬的大清朝廷无法可依,英、美公使修约不成郁闷南返,作为反击上海租界召开声势浩大的纳税外国人大会,甚至还邀请江苏巡抚吉尔抗阿旁听被拒。
而上海道竟然主动与英法美领事磋商,议定华人在租界内租占地皮及房舍居住章程。之后几国列强消停了大概半年时间,不料英、美、法三国领事联名公布《上海港引水章程》,把从不平等条约中攫取的引水权具体化。
“这帮洋人就是一帮喂不熟的白眼狼!”
三年时间发生在上海跟天津的修约事件,让张亮基等土生土长的大清官僚好一阵眼花缭乱,就连吴可都有一种看历史大片惊心动魄的错觉。
“朝廷做得对,就不能给这帮洋人机会,否则他们还不得瞪鼻子上脸啊?”
此时就连吴可都绝对清廷够硬气,一次又一次拒绝与列强公使的无理会面请求,虽然有求于列强提供火枪大炮对付太平军,但在主权方面的维护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起码张亮基等人就是如此认为。
尽管吴可一再灌输洋人的危害,不能让他们在大清有稳定的地盘和前进基地,打消他们不该有的想法。但限于眼界他们对其中危害没有直观了解,虽觉吴可说得不错但又觉朝廷眼下的处置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吴可的初级目的已经达到,最起码被他邀来的官员们都对洋人有了戒备,想来以后有机会跟洋人打交道的时候,会提起必要的警惕和防备之心。
吴可也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目的,获得众人的一致认可后,他也说出心中担忧:“朝廷一次又一次拒绝洋人的会面请求,为了保障他们在我大清的利益,说不定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来!”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原本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又变得凝固起来,众人都是饱经战火之辈。他们之前可是亲眼目睹吴可部火枪队的厉害,在野战中的威力着实不可小觑,想想洋人士兵几乎全部装备火枪这种利器,要真是和他们打起来想想都觉得头疼。
在座都不是傻子,通过刚才看到的信息,知道洋人真有可能在一直没法进行修约谈判的情况下,对大清使用武力逼迫,就像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一样。
张亮基的心情尤为沉重,和吴可暗地里的打算一样,他来安徽就是奔着两江总督位置而去,他的信心就是吴可跟乡勇队那一万多强军。
之前的战斗也表明了这一点,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安徽临时省府庐州,之后席卷淮北所向披靡,虽然在打不打淮南地区的问题上出现了小小分歧,但总之此次安徽之行的饿前景光明,只待时机一到便可趁势而起。
只可惜曾国藩跟湘军不争气,本可一举拿下安庆围攻金陵的大好机会,硬生生毁在了湘军上下的骄傲情绪上,使得太平军逆转颓势重新振作,拿下金陵之日更是遥遥无期。
而吴可给他看的东西让他心生震动,他从没想过洋人是比太平军更强大的敌人,正如吴可所言被朝廷一次又一次拒绝跟玩弄,那帮洋人说不定会有什么过激动作。
这事不可不防!
之后就吴可还有心腹左宗棠在侧的时候,他便提出了此中担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