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政策变了(2/3)
嘴巴,怎么可能,你再和善,那也是侵略者啊…施世骠见弘历不言语了,便道:“汉人在南洋受侵凌的时间长了,虽然这些年,因有朝廷水师驻扎在吕宋,南洋土著人才没敢随意欺凌汉人,但马六甲这块因一直是荷兰人占据,大伙儿对大清的印象应该还是源于以前的南洋汉人,不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怎么行?”
弘历找不出词来反驳,急忙看向弘参,希望弘参能将施世骠给驳倒。
不想,施世骠又冒了句,“对外不仁不义是皇上给臣的密旨里白字黑字的写着的…”
弘历彻底傻眼了,瓜在那不知该作何反应,最后还是被一直一言不发的弘参给拉走了。
等四周没什么闲杂人等了,弘历压低了声音问道:“二哥,皇阿玛在安居岛不是一直对土著挺和善的嘛…”
弘参道:“九伯在爪哇岛弄的种植园你知道吧?”
弘历怎么可能不知道,里面还有弘历的股份呢,“和这有什么关系?”
弘参道:“这些年,九伯一直奉行亲民政策,是,种植园的土著人都夸大清好,但种植园外的土著人却没少找碴,相比较而言,荷兰人开的种植园可就安全多了。”
弘历知道此事的,因为九阿哥有好几次当着弘历的面直跺脚,发誓要派人去灭了那帮土著,但是,因为朝廷不希望在海上起什么争端,因此,九阿哥回回都只能咬牙切齿的忍了…
“以暴制暴也不大好吧?”弘历虽然喜欢打仗,但对于徒手的平民却实在狠不下心肠来。
弘参道:“看看吧,也许咱们是该和洋人多学学…”
弘历却摇头道:“我还是喜欢唐太宗,他不是说了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人,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我还以为咱皇阿玛也会和唐太宗一样呢,日后,南边全是土著人当将领,再说了,咱满人其实也算夷人啊…”
弘参思考了片刻,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洋人还是唐太宗的法子更好,两种都试试吧,在安居岛咱们也算是和善的了,在马六甲换个法子也未尝不可…”
弘历郁闷道:“咱们认为马六甲远,可安居岛离马六甲可不远,这的事肯定会传回去的。”
弘参道:“那,咱们给皇阿玛上个折子,说说咱们的看法?”
弘历点点头,“我总觉得皇阿玛不是在和洋人学,而是得意忘形了…咱们可得给皇阿玛提个醒,不能由着性子来。”
其实老十这个冷血政策和洋人压根没关系,而是受的弘参的启发,弘参不是派人将几个土著部落的头领给逮了嘛,不是到如今也还没放人嘛,可土著不是越发的温顺了嘛,原本还要翘一下尾巴的,如今不是全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了吗…
于是,老十审时度势的一看,此时的状况和自己当初登陆吕宋可是大不一样,那对土著的政策自然就得有所变化才是,得与时俱进嘛…
不过,老十的政策转弯转得太快太急,让弘参,尤其是弘历有点接受不了。
不过,弘历守着弘参给老十写了封谏言信后—弘历认为弘参虽然文采好,但文章深度不够,还提笔添了好几句——,又开始举一反三了,问道:“那是不是也应该学洋人,只能让咱们的船过海峡啊,要和洋人学就学全套啊…”
弘历的思维其实是很跳跃的…
按既定章程,大清得说自己只是找荷兰人讨要说法的,谁知道荷兰人不经打,竟然将海峡交了出来,大清却之不恭,只好接了,但是大清可是爱好和平的,愿意和包括荷兰人在内的一切洋人和平共处,因此,海峡的大门是会照旧向洋人敞开的…
这倒不是老十和九阿哥缺心眼,而是大清的帆船商人连马六甲海峡都没怎么靠近,至于海峡的另一边是个什么情形,偌大个大清还真没人知道,那么想到海峡的另一边去做生意,肯定不是一两年内就能发展得起来的,将海峡关了,对大清没什么益处,还得白白损失过路费,不划算啊…
而此时,发觉朝廷的政策风向改变了的弘参和弘历对这一既定章程有些拿不准了,想了想,还是给老十和九阿哥分别去了封信,询问关口是否按既定政策办,反正才打完仗,暂时应该没什么不长眼的船只来过关…
除了弘参和弘历有点不适应朝廷政策的变化外,安居岛和吕宋的土著和洋人也不大适应。
大清一反常态的高调起来,硬是在安居岛和吕宋水师驻地分别各搞了一次庆祝大军胜利的活动,还邀请了当地的土著以及洋商列席,当然,荷兰人是没那资格了,而大清给此次军事行动定的论调是:“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诛”
一时间弄得南洋一带的土著和洋人那是人心惶惶,西班牙人在其木格的老朋友,格罗夫纳的指使下,给荷兰人提供了一艘战舰,唆使荷兰人跑到安居岛向九阿哥提抗议。
不想,荷兰人的抗议船还没到,九阿哥就放出话来,说但凡在安居岛和吕宋水师驻地附近,过往船只若携带有大炮,大清水师不问缘由,一律先轰沉了再说其他…
于是,各国的洋人便联合起来抗议了,当然,都没敢乘坐有大炮的船。
九阿哥压根不见抗议者,只是告诉他们朝廷有规矩,但凡进港的船只都不许携带大炮和火枪等武器,安居岛和吕宋水师驻地是大清的地界,自然得按大清的规矩行事,喔,广东、福建的政策到了安居岛和吕宋就不管用了,这是哪家的规矩?大清朝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