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住房改造(1/2)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样不是办法啊,我的列个计划吧,恩,就叫做五年计划吧。
首先是住房和卫生问题,我对于我现在的居住环境可以说是生恶痛绝,墙壁四处透风,屋里稍微有点动作在外面基本都能看见,毫无隐私可言。我想这样的屋子到了冬季肯定会冻死人。而且没有床,长期睡在地上是会得病的。
恩,是不是应该先提高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呢,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是可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的,嘿嘿嘿。土坯房我是不屑于去建造的,咱要造也要造砖房不是,在说我在屋里还发现了一些陶器呢,部落里能够制作陶器的话我想对于烧制砖块这种低难度的东西还是有很好的基础的。
想到这我便找到了姬巫,告诉姬巫我想到部落制作陶器的地方去看看。在姬巫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制作陶器的地方。
来到制陶作坊后我看到一个矮小黑壮的一个原始中年男人指挥着几十个族人正在制陶工坊里忙碌,有的是在做泥胚子,有的在和泥,有的在负责晾晒泥胚,还有的在负责装窑烧制陶器。个个分工明确有条不絮的正在工作。
姬巫把那个矮小黑壮的中年原始人叫了过来,给我介绍到负责烧制陶器的这个人叫做皋陶,是部族的制陶专家。
姬巫介绍完后,我把皋陶叫到和好的陶泥旁,拿出我用了一个上午制作的木卯结构的木盒,(我把门板砍了做的,只有底部顶部没有盖子)木盒长大约二十四公分,宽是长的一半,高约五公分,把盒子也就是模具放到地上将里面填满陶泥,找来一块陶片把模具上面多余的陶泥刮掉,然后大概修平,清理出一片较为平整的地面,把模具小心的翻转过来倒扣在平地上,慢慢拿起模具,这时一个长宽高和模具差不多的长条状的陶胚便成型了,示意皋陶来做,做这样简单的陶胚对于一个制作陶器的大师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没有一会皋陶就掌握了要领,而且比我这个门外汉做的更好了。只是很疑惑我为什么让他制作这种没有用处的陶器。
安排皋陶多做些模具,大量制作这样的泥胚,然后烧制成砖块,我有大用。
等到安排完制作墙砖的工作后,我在皋陶和姬巫疑惑的眼神下离开了制陶作坊。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到,房屋直接建在土地上是不行的,这样墙壁在经过雨水的浸泡后墙壁会开裂倒塌,还要建造地基,墙壁只有建造在地基上才能经得起分吹雨打。
于是我找了几个有过建造木屋经验(比窝棚稍微好一点的屋子,就是现在的部落大厅,比住房稍大,墙壁是用原木拼装而成)的族人,领头的叫做木鲁,在我规划好的空地上挖掘地基,地上的地基标线是我用陶土做的,这里的地质还算坚硬,所以我把地基的深度定在了半米。
房屋基本是按照现代的房屋布局规划的,有客厅、餐厅、卧房、书房(办公用的)厨房几个部分,有两室两厅一厨。(没有卫生间,因为没有上下水,把厕所建在屋子会很臭)大概有九十多平米的样子。
安排完后我便离开了新房的施工地。
等到第二天中午时我在来到新房工地时发现地基已经基本完成虽然弯弯曲曲不是很直,但是经过大概的修缮还是可以使用的,修缮完后在安排了木鲁从村前的小河边去捡一些直径在二三十公分的石头回来,石头会作为地基的基石使用。
用粘土和成稀泥,又取了些粟米杆(族人的窝棚就是用粟米杆做的屋顶,部落里还有很多粟米杆,可以用来生火什么的)截断后放入稀泥中让人上去不断地踩踏,小的时候在农村看到村里修房子时都是用这种办法来粘合墙砖的,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效果还是挺好的,等到粟米杆和稀泥基本上已经均匀后,让木鲁把这种泥巴在挖好的地基里先铺上一层然后放入捡来的大石块,大石块基本放的很平,再用一些较小的石块填充好大石块之间较大的缝隙,地基就完工了,到时等到墙砖烧好后就可以建房了。
烧制房屋墙砖的工作在我的督促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期间因为陶窑的空间不够,一次烧制的砖太少,皋陶想要扩建陶窑,被我制止了,在我的建议下从新设计建造了一个更大的专门烧制砖头的砖窑,等到新砖窑落成后,(新砖窑是为了以后部落住房改造时巨大用砖量而建的)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烧制好了新砖房的用砖。
终于可以进入砖房的建造阶段了,为了让砖房的墙壁上下垂直、左右不歪不至于倒塌,我用一根细藤条将其剖成两半,一侧拴上重物,另一侧会随着墙体的增高而往上移动(把藤条压在墙体的顶端)万有引力会让藤条自然与地面垂直,而后同样用另外一根藤条固定在所要建造的墙壁的两测,这样我就能够用竖线来观察墙壁是否垂直,用横线来观察墙壁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准备工作已经到位了,一天早晨我带着木鲁和几个小工(族里的其他几个参与建房的人)开始了这个原始社会第一座砖房的建造。
砖石之间的粘合物因为没有水泥我只有选择了粘土,在粘土中夹杂有粟米杆的短节,然后和上少量的水制成稀泥,这样的稀泥粘合的砖石比较牢固,(小时候看到村里建房用的都是这种办法)先是在地基上铺上一层稀泥用木板简单的进行抹平,把烧制好的红砖(陶土是红色的粘土,烧制的砖块就是红砖了)放到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