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问丝鼓(2/2)
制何物?”荆石道:“良琴。”
珑姬续道:“孤桐所制之琴,其鸣清越澈耳,是为雅器上品。故而时人有歌以颂,此歌为何?”
听她此问,荆石却皱眉不语。珑姬见他不能作答,又是惊奇又是好笑,将手中书卷展与他道:“此歌名作《七丝鼓》,栏中大半笔墨叙的都是此歌来由,怎么反倒不记得了?你这样看书,只能记些大概事由,却要错过许多细处。”
谁知荆石摇头道:“地产孤桐,是真闻实事,数百年内少有变更。民歌时曲则不然,那些文词皆是炫物抒情,夸大不实,记之无用。”
珑姬听罢叹了口气道:“你当真是半点不像个孩子。如此读书,可也过于功利,便没什么趣味了。”
荆石闻言晃一晃头,又看着她不语,眼神甚为疑惑,似是不懂这话的意思。珑姬正欲解释,余光忽见那摞书堆,转念一想,心道此子能将这些书尽数读完,自是有他的乐趣,也算发乎自然,而强要他如旁人那样读法,反倒是一厢情愿,又何必指手画脚?
她想到此处,便不再多言,反将书递还对方道:“你这一整日,可就是在钻研乐华国的情形?其实这些书是凡人所作,涉及孤山险地,则多有疏漏谬误,你若是欲知乐华风土,不如多问问尤安礼吧。”
荆石接过书,却未继续翻阅,只放在旁边说道:“不必,南域诸国之况,我已经大概读过了。除却海外群岛,共计有二公一侯十四伯,你先前说自己生于十四伯国,是哪一个?”
珑姬微微一笑道:“你记性这么好,又读遍南域风土,怎猜不到我的故乡?我的名字便是线索了。”
荆石道:“云螭国?”
珑姬摇头:“此珑非彼龙。”
荆石又想片刻道:“鬯瓒国?”
珑姬颔首笑道:“对了。看来你读这些书,确也是有些用处。鬯瓒国中有一高山,山内生有奇玉,色绚而鸣清,故名玲珑山。当年豳王封禅祈禳,以秬鬯洒于请仙台,那取酒的瓒勺正是玲珑山之玉所制。我生在此山脚下,原本无名无姓,后得恩师度化,便以此为名。”
荆石听罢也无反应,只问道:“伯国之地约有几何?人口又是何数?”
珑姬道:“南域之地,二公一侯得七,十四伯国得三。鬯瓒本是穷邦陋邑,虽有伯国之名,比之露兰疆域,不过一郡之地。国中人口我却不知……我记事以来,便在红浥岛上,未曾回过鬯瓒。”
荆石奇怪道:“你能腾云驾雾,万里不过瞬息,为何没有回去过?你不喜欢那里吗?”
珑姬道:“我去也未去过,哪里谈得上好恶?只是既入道门,自当见素抱朴,少惹尘根。如造前因,必生后果,这却是修士的大忌。我今次离岛办事,已是迫于无奈,再去那生身之地走一遭,便属自寻烦恼了。”
荆石低头想了想,难得不再追问此事,只道:“可曾找到《扶桑志》?”
珑姬摇一摇头,将尤安礼在书肆所遇之事说了,又道:“他在城中打听了几个谣言,要我再入宫去见一见槁梧国师。你来不来?”
荆石不答,反而问道:“谣言?”
珑姬所指谣言,自是二公主蓼佩素的风闻与晶妃身世之说。两桩皆系宫闱秘事,又有谤诽之嫌,甚为不誉,实不宜与一孩童言说。她犹豫片刻,但想此子天赋异禀,性情奇特,不应以常理度之,便依旧将两桩事讲了,又叮嘱道:“此为市井风言,做不得准数。你莫向外传出,更不可当着二公主提起。”
听她说得郑重,荆石竟破天荒地一笑道:“或许二公主已经知道了,她不会计较这件事的。”
珑姬奇道:“你和她又未曾说过一句话,怎知道她的心思?”
荆石道:“我想这谣言,是她自己有意传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