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 135 章(2/5)
潜在危险。他已经失去了二弟云长,再让翼德赴此险境,实在是不放心。但说到底,无论派谁去风险都是一样的,他因为危险不派张飞前去,却转眼派了其他人,未免太寒将士的心。犹豫之际,刘备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向诸葛亮,隐隐希冀诸葛亮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却仅在诸葛亮眼中看到了对张飞提议的赞同。
刘备对诸葛亮是完全的信任,所以此时他立刻明白,除了让张飞率兵留下,别无他法。现在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所以刘备还是允了张飞留,在看到张飞笑逐颜开时,拼命遏制住心头跳动的不安。
“翼德,备给你五千人。切记,交战为次,牵制为主,一旦曹操大军赶到,立刻率领全军撤退!”
“知道了,大哥你就放心吧!”张飞用手中丈八长矛挽了花,双目中闪烁着对激战的渴望,“就是这五千人太多了,不如……”
“不行,不能再少了!”
“好吧。”张飞不情不愿的应了下来,刚调转过马头,又听到刘备的声音,
“翼德,无论如何,活着回来。”
张飞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高举起丈八长矛向刘备晃了晃,背影写满了自信。
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眸色愈沉,手暗暗攥紧马缰。
刚刚就在张飞骑马经过他身边时,一句话以独独能让他听见的声音传入耳中:
“诸葛孔明,大哥就拜托你了。”
天边晨光穿过阴云层峦,洒在张飞银色的铠甲上,其势壮如虹,其色悲如血。
“奉孝何以笃定,留下的一定是张翼德?”
郭嘉策马跟于曹操身后,仅回了一句话:“因为易地而处,将心比心,嘉会和他做出一样的选择。”
他的脑海中逐渐勾勒出张飞的面容,因为时隔多年,面容颇为模糊,但仍有一点无比清晰,那就是和张飞粗莽的性格毫不共通的双眸。那么深透的双目,绝不会生在一个莽夫身上。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他以为张飞是为了刘备,才佯作粗莽,使敌人掉以轻心。但直到南下荆州这些日子,他才突然想明白,张飞佯作莽夫,确有其权谋考量,但更重要的是,比起聪慧多智的世家子,张飞宁当一个知喊打喊杀的武莽。
人生在世,笨一些,不那么聪明,能快活简单的多。
但关云长的死却让原本的平衡分崩离析。桃园结义,袍泽兄弟,张飞若真是个血性的莽夫,就当不顾一切为兄弟报仇。但同时,张飞又是个聪明人,明白何为大局,何为轻重。他想当个快意恩仇的侠客,却不得不为刘备的大业强迫自己冷静,又痛恨为何自己的聪智连兄弟都没救得了……两种情绪互相撕咬,纵使终日饮酒,狂醉大骂,也减不去一分苦。
这样的张飞,于刘备的大业,已谈不上是助力,而是弱点。
郭嘉自问,如果他在于大业无益的情况下,还成为了曹操的弱点,他会做出什么选择?
最后的答案,必与张飞相同。
山路陡峭,坎坷难行,却不妨快马急鞭,紧追不舍。等追过到一处峡谷时,果不其然看到张飞执矛策马,率副将与众兵守于山口。在他身后,是背身远去的大军,绣着刘字的军旗飘扬,逐渐隐入藏青山色。
朔风急啸过峡谷,天边阴云密集,遮住本就黯淡的日光。面对急追来的曹军,张飞的军中出现了小范围的骚乱。他们只知要与五千曹军作战,却不知何时起,这五千曹军已变成万人,而且还是曹操亲自领军。
“张将军。”曹操策马在前,高声喊道,“孤与你也算是旧相识。孤深知将军骁勇,世所罕见,何不归顺朝廷,为国尽忠,也不失高官厚禄,留名青史啊!”
比起面露不安的己方士兵,张飞冷静的多,似乎早就料到了曹操的到来。然而大出人意料的是,听完曹操劝降的话,他竟没有直接破口大骂,反而顺着曹操的话问道:“好啊,不过我张翼德是个粗人,听不懂那么多。不如,曹丞相和我具体说说,这高官厚禄究竟是个怎么高官厚禄?”
“张将军只要肯归顺,孤回京后立即奏请圣上,命张将军任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可好?”
“西乡侯?”张飞冷笑,“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老家可在幽州,不在那狗屁汉中。”
曹操笑了。张飞肯对封地提出异议,看似是部分接受了他的劝降,但实则是何用意,他心知肚明,只是佯作不知,继续顺着张飞道:“好!既然如此,孤请圣上封将军渔阳侯,领幽州牧,可好?”
“我张翼德还有三位结义兄弟,结拜之日我们立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日曹丞相仅封我一人,是要逼我当背恩弃义的小人吗?”
“将军莫忧。孤与玄德,早有旧交,又志趣相同,欲辅佐汉室,平定天下。只要玄德公肯归顺朝廷,不再起代陛下而自立的邪念,相信陛下定会尊玄德公以皇亲之礼。至于云长,他受戮于江东逆贼一事,孤也深感痛心,定奏请圣上追封云长。这样,将军可满意?”
“将军,曹丞相果如传言中般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不如将军……”
张飞副将范强的话还未及说完,霎觉颈边寒气阵阵,低头一看,只见丈八蛇矛矛尖正指咽喉,骇的一动不敢动。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企图安抚张飞:“将军,强也只是为将军考虑。将军若不愿就,就当强什么都没说过……”
闷热于死寂中弥漫。阴云密布处,一声惊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