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幕后操手(2/2)
贴,叹了一口气,进屋递给了他,信封上写着“髙翁親啟”字迹刚拔遒劲、笔力直透纸背。“好字!”高力士暗暗赞了一声,打开贴子,只见里面写着:‘晚辈谨祝高大将军病体早愈。’
“到底是谁?”高力士皱眉对管家道:“那人没留下姓名么?”
“没有。不过从衣着看似军旅之人。”
高力士摸出信封里的折子,式样和格式都是正式上奏皇上的标准折子,匆匆扫了一眼,渐渐地,他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皱成一团。
“杨钊最后进了李林甫的府邸。”
他长长吸了口气,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一桩东宫大案眼看就要发生,高力士背着手,低头在房里来回走了几圈,猛然,他抓起折子高声命道:“来人!速替我备车进宫。”
此时大明宫的御书房内,大唐皇帝李隆基正负手卓立,默默地凝视着天空,白云在聚聚分分,宛如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已经匆匆走了一个甲子,盛衰荣辱几多事,又如天上白云,他看到的只有眼前的聚聚分分。
人说六十而耳顺,但李隆基却不然,他烦恼的事情太多,他的万里江山四邻不靖,有吐蕃之患、有回鹘兴起、有南诏坐大,但这一切烦恼都比不上他身后的那个位子,他做了三十四年的皇帝,时间太长了,继位者已经不耐。
在他的书桌上有两份折子,李隆基看着折子似乎怒不可遏。
“皇上,李右相求见。”身后传来小太监尖细的嗓音。
李隆基慢慢回过身,他虽已到六十,但岁月不但没有给他带来衰老,反而增添了成熟的魅力和威严,李亨与他长得颇似,鼻挺口阔,眉眼飞长,但李隆基双目冷酷而有一种透视人心的魔力,给人以精明却又城府深沉的感觉,是那种雄才大略的典型。
“宣他进来。”
片刻,李林甫在两个小太监的引导下,进入大唐天子的御书房,他摒息静气,步步小心,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任意张权。
“臣李林甫拜见皇帝陛下。”李隆基瞅了他一眼随意笑笑道:“免礼,坐吧!”
对于臣下所作所为,李隆基并不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事,只看他的需要,大事可以变成小事,小事也可以变成大事,他并不反感臣子间的派系斗争,相反他还鼓励这种权斗,只有朝臣中斗争的存在,他才能把握住权力的平衡,这是帝王的权术,不让一派坐大,更不容许任何威胁自己的力量存在,尤其是太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的罢相,史载是因替中书侍郎严挺之辩护而被贬,其实不然,张九龄的罢相的真实原因是他极力反对废除太子李瑛,他没有领悟李隆基对太子安排的真实用意,更没有想到李隆基压根就不需要太子。
李林甫屁股轻轻挂在椅子边上,脸上挤出十二万分的诚恳,道:“皇上,臣今日前来是那折子来的,臣尚未尽言,请容臣再细细禀来。”
李隆基淡淡一笑,“你说吧!朕听着就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