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天可汗11(1/1)
七月初十,李世民任命前任太子少保李纲为太子少师,兼任御史大夫的萧瑀为太子少傅。
李纲腿脚不好,李世民赐予步辇,让他乘步辇去东宫,又数次召入皇宫内,向他询问政事。每次到东宫,太子都要行拜见礼。太子每次上朝听政事,李世民都令李纲与房玄龄坐在太子身旁备顾问。
先前,萧瑀与宰相参议朝政,他性情刚直又能言善辩,房玄龄等人均顶不过他,李世民也多不采用他的意见。房玄龄、魏征、温彦博曾有小的过失,萧瑀以此上奏弹劾他们,李世民丝毫不理。许多朝廷重臣与萧瑀相处的不愉快,他自己也怏怏不乐,最后被免去御史大夫职,改任太子少傅,不再参与朝政。
八月丙午日,李世民下诏令有关官属制定官吏的服色,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品服青,妇人服饰随其夫色。
甲寅日,李世民任命李靖为尚书右仆射。他曾对李靖说道:“公文武兼备,出则有将领风范,入则有宰辅之才。所以以卿为尚书仆射,公其勉之。”只是生性沉厚的李靖,每参议政事,常少于言语,在那些能言善辩的文臣中间,他也根本插不上多少话。
西突厥部族散居在大漠外的伊吾地区,李世民曾下诏任命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在碛口存贮粮食,凡来此地均予赈给,又让使者四处招抚,道路相望,远近不绝。李大亮上书言道:“想要怀柔远方必先安抚近地,我大唐如树根,四方如枝叶,倾尽大唐粮食以供给四方少数族,如同拔掉树根来养活枝叶。我远处考察秦、汉,近处观察隋朝,对外事奉戎狄,均致自身疲弱。如今招抚西突厥,只见劳心费财,未见收益。更何况河西一带州县寥落稀少,自从突厥衰微以来,才开始耕种收获;如今又放粮赈给,百姓不堪其苦,不如暂且停止招抚慰问。伊吾地区,多是沙漠,当地人有的自立为首领,要求归附大唐,不妨加以联络,让他们居住在塞外,为我大唐屏障,这才是施以小惠而坐收实际利益的办法。”
在李世民看来,突厥及其四夷的归附,这是必然的趋势。而李世民想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大唐帝国,这是他坚定不移的意志。但是,他不愿意由此过分增加大唐百姓的负担,所以,他听从了李大亮的意见。
九月,伊吾城的城主到长安朝贡,献上七座城池。李世民采取了就地安置的办法,设立西伊州。
月底,皇后诞下一女,即城阳公主。李世民在宫中大宴群臣,大殿之内轻歌曼舞,管乐笙箫齐奏,“恭喜陛下!”群臣对李世民行礼。
“归坐,归坐!今日宴会,是为公主庆生,诸位尽兴!”李世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觥筹交错,笑声不绝,整个大殿成为欢乐的海洋。
当夜,宴席散了,李世民回到丽正殿,看过小女儿,来到无垢床塌边坐下,深情款款地说道:“皇后,你可觉得,今晚的月亮与往日不同,特别明亮。”
无垢凝望李世民,眼底闪烁着光芒,不禁笑道:“陛下,今晚的月亮与平常无异,只是你的心境不同。”
“如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要说我还有什么所求的话,就是希望与你执手一生,白头到老。”
无垢心中感倍幸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十月,李世民巡幸陇州。陇州、岐州是李唐皇室的根基,祖辈几代都居住陇西,第七世祖李暠在晋朝末年就曾据秦、凉为凉武昭王,太上皇李渊在隋朝的时候还曾是陇州、岐州的刺史。所以,李世民这次到陇州巡幸,也有点回乡的意味。他当了皇帝之后,还没有给过家乡父老任何的优惠,现在,他荣归故乡,理当表达一下对家乡的厚爱。于是,李世民下令免除陇州、岐州当年的赋税,降咸阳、始平、武功等地死刑以下罪犯的刑期。
转眼李世民在陇州待了一个月,在此期间,他任命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回到京师后,李世民会见了一位神秘人物,就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孙思邈,他是神医,也是道人。
两仪殿内,李世民打量着孙思邈,七十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一番交谈后,李世民说道:“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先生愿意留在宫中吗?”
“陛下,贫道乃山野之人,言谈行为皆不中规矩,恐难适应宫中的生活,再说,宫中也不乏行医的高手,贫道居宫中日久,恐失道行,穷乡陋巷才是贫道修道的场所。”
“先生高洁,志在天下贫民,令朕景仰。好了,朕也不强留了,天下任先生行走,但望先生也能常来宫中,宫廷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孙思邈捋了捋花白胡须,起身道:“谢陛下隆恩,贫道告辞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