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破城赛 一(1/2)
第二章破城赛(一)
衣锦军,城外鼓声隆隆、铳声连连、杀声震天,在伏波旅的火力掩护下,吴越军和当地的民夫正在有条不紊地填平城壕,逐步迫近城墙;城上则是叱喝连连,南唐军正逼迫着不情不愿的百姓向城头运送土石军器,逼迫着他们向城下投掷滚木擂石;城中有幸没有被抓差的百姓则一个个缩在家中向天祈祷,惟愿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早日结束。
“韩帅,王师出手果然是不同凡响!占据了清平军的唐军望风而遁不说,就是林仁肇派到青山镇依山堵截的唐军也是一击即溃,大军自西府出征,三日内就已经抵达衣锦军城下,城中的唐军无不股栗啊~哈哈……”
城外,孙承祐一边督促着属下加紧填壕扑城,一边对着领军出征的韩重赟大拍马屁,韩重赟的那个“杭州路行营陆军都部署”一职很自然地就被一个“帅”字给代替了——其实如果不是还有一个杭州路行营兵马都部署搁在上面,而且任职的是钱弘俶,孙承祐多半就会直接叫“大帅”而不是“韩帅”了。
当然,孙承祐的这一番话也不全部都是虚情假意,此次出征有王师作为基干,战情的进展如此迅猛,南唐军落得如此狼狈的境况,孙承祐因此而得意也是难免的。
想当初苏州和湖州同时告急,那种局面就已经让钱弘俶莫衷一是了,而南唐军突袭衣锦军成功更是让吴越国上下方寸大乱,当时别说是反击得手或者增援湖州、苏州了,就是对西府能不能够守得住,很多人都没有了把握。
结果王师一来那气场就是不同,因为兵力少就龟缩在西府等着敌军兵临城下,然后拖时间拖到伐蜀的王师大军班师?人压根就没有这么想过。
朝廷的禁军大将那气度就是不一样,他们当时想的就是与敌堂堂而战,无论南唐军有多少鬼蜮伎俩,都是正面摧破之。
为了达成各个击破南唐军的目的,为了抢在湖州城陷落之前收复衣锦军,行营(其实就是行营中的那些周将)下了最大的决心,集中了尽可能筹集到的兵力,王师下船以后都没有多休息一天,就全力扑向了西面。
王师真正能够陆战的就只有随船过来的伏波旅两个军,一共才不过五千人的样子,加上吴越军在西府中的三万机动兵力,总数连南唐军的两倍都不到,却是信心百倍地要收复城池。
而为了筹集这股力量,守卫西府的兵力已经是被抽调得捉襟见肘,最后把王师定远军的那些水手都算了进去,暂时离开了舰船的这些水军都得上城守御。
这样的决断最终值回了付出,四月初六一早大军出城,当日傍晚即抵达了清平军,而侦知大军动向的南唐军前锋未作丝毫抵抗,早已经丢弃了清平军而逃之夭夭。
在清平军歇息了一晚,大军迅即溯南溪向西直取衣锦军,在衣锦军东面十五里的青山镇,大军才算是第一次真正地遭遇了南唐军的抵抗。不过在王师犀利的攻击面前,南唐军依托青山路的阻截在短时间内即宣告冰消瓦解,千余人伤亡的代价只是取得了延误大军半日行程的战果。
一直到四月初八大军进抵衣锦军城下,随行的吴越军都还没有真正地见过仗,五千王师一路当先,摧枯拉朽伤亡轻微,大军从西府到衣锦军就像是在行军。
等到四月初九大军开始正式攻城以后,吴越军才算是派上了用场。
如此凶悍威猛的王师,韩帅舍不得将其投入到扑城的消耗战当中去,孙承祐很是理解,再怎么说衣锦军也是大王的故里,光复它本来就是吴越军分内之事。更何况王师统共也就是五千人而已,既要留着一部分兵力以准备应付南唐军的决死反击,还要负责压制南唐军城头的远射兵器,也不会有多余的人手用来攻城了。
只是孙承祐这么一亲临前线督促属下攻城,才算是目睹了王师的真正威力。
因为要赶时间,而且王师对攻城又极为自信,同时考虑到南唐军翻山越岭而来,军中应该没有携带重型武器,衣锦军的仓库里面也没有抛石机和床弩之类的重器,所以大军此来同样没有携带这一类重型武器,而只是带来了一些壕桥、虾蟆车、轒辒车和云梯。
在孙承祐想来,以这样的攻城器具,即使是衣锦军这等粗劣的城防,吴越军怎么也得在城下付出数千人的伤亡和十多天的时间吧?
然而没有。
四月初九一早大军开始攻城,既没有将衣锦军团团围住,也没有玩什么围三阙一或者声东击西的把戏,就是只认准了东面攻打,伏波旅的两个军,一个军留在后面全神戒备南唐军的反突击,另一个军则抵近衣锦军的东面城墙,将上面的远射兵器完全压制住了。
伏波旅冲破青山镇唐军拦截的那一战,孙承祐当时是在中军,并没有亲眼目睹,直到此时他才发现,王师手中那种奇怪的兵器竟然会如此威猛。
他现在对这种叫做“火铳”的兵器已经是印象深刻了。
伏波旅第五军在衣锦军的东面城墙外百余步一字排开,用五排轮射的火力打得城头土石飞溅,城上的守军被压制在女墙后面根本就露不了头,垛口处偶尔有人探头探脑,就很有可能被一粒铳子掀翻了脑壳。
被南唐军强迫上城的衣锦军百姓自然是很干脆地出溜到了地上,死死地趴着不愿意起来,监督他们的南唐军士卒无奈,也就只能缩头缩脑地上去抽几鞭子,或者用枪杆戳一戳,逼得他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