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此间说书人(十六)(1/2)
“比你的命重要吗,你不是常说你惜命,怎么如今如此英勇就义了?”这个蠢女人,那些书比她自己都重要吗?
拉着她的手只暗暗地在她的手腕上使了一个巧劲,将手死死的扣住,依旧把人往回拉,不想这女子已不是那个整日咋咋呼呼,吃不得一点儿亏的女孩。一根银针捏在手中,回身就刺向男子的手腕,一阵吃痛后就丢开来。倒不是痛,实在是正好扎在穴位上,想不丢手也难。
“抱歉,我马上就回来。”眸底掠过一丝歉意,却不想男子无可奈何地说道,“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躲过秦兵,开始找寻还没有被烧掉的典籍,等不及去辨认书目,找到竹简就收集起来,端木璟清丽的声音再度响起,“你要侧重看一本书,《玄辩》”
“那,这个呢?”男子扬了扬手中的一卷竹简,竹简已经脱了水,甚至还有些氧化,上面的字迹状如蝌蚪,不能辨识,也不能知道是哪国的文字。
端木璟心中一个激灵,管它呢,这文字那么古老肯定是宝贝了,先收着就是了,“别纠结这个,管它是什么,多多益善才是真的。”
这画面实在过于突兀,就好像一段文字忽然以插叙的方式进到了一篇文章里。可是最后萧然又感觉不那么突兀,他看到了那卷竹简,那竹简在他梦中已出现了太多次了,上古九经之一的《乐经》残卷,那最后一卷没有完成的《乐经》残卷,里面住着一个缚灵,它名为夔典,时常发出叹息的声音……
秦二世而亡,刘邦项羽逐鹿天下,垓下一战,西楚霸王乌江自刎,一阕悲壮史诗翻过一页,成就了大汉四百年的山河壮阔。“汉四百,终于献。”汉献帝后,袁绍专权独断,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其后刘备、孙权竞起,一时三国鼎立,其后曹丕称帝,号为魏文帝。
公元223年,丁巳,帝崩,甄后之子曹睿即位,是为明帝。其间吴、蜀两国亦精于图治,三国鼎立已成定局,难的还是连年征战,兵休何朝尚不得知,一卷史书写来数笔成章,品去已不是当时的味道。
历史是方舞台,从来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三国鼎立的局势终是淡出人们的视线。公元239年,即明帝下景初三年,春,帝殂,曹睿托孤于司马懿,年仅八岁的太子即位。
魏明帝时,曹睿无意于建功立业,致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待到邵陵厉公当政,政权完全掌握在曹爽、司马懿手中。司马懿虽有贼心,但到底未尝有“臣凌君”之象,其子昭却觊觎已久。司马昭有心要这江河万里,已成定局的事于人们而言却也无可奈何,自此魏晋期始。
“一朝天子一朝臣”,居于野,困于朝堂,史册载入的典籍在延续,君臣佐使间的故事在发生,翻开了魏晋这一阙史书,读来的还是世故人情。书斋里的少年一如既往地看书,夔典依旧在找寻着乐师的后世,故事在这魏晋延续,从何处终结……
这上古三千多年的执念,会不会如同一个王朝的陨落,有终于尽时的一天……
公元243年,魏晋——
还是那方书斋,还是那个安静、恬淡自如的说书人,只是少年没有倚靠在书架边上看书,而是一个人看着前方,漆黑如墨般的眸子没有聚焦,怔怔出神。
少年这样的情况已经许久了,而导致这一切根源的就是此刻放在桌案上的那卷竹简。今日例行查看典籍,这卷竹简就好好地出中,他已不记得什么时候一向只收藏重要典籍的暗格里多出了一卷竹简,而这竹简上的字他竟不认识。
若还有他不认识的字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这典籍必然是春秋战国之前的了,可他实在想不起自己曾辑录过这样一部典籍。
少年眸底的疑惑还未褪去,一道阴影便投在自己面前。有片刻的失神,什么时候书斋里有人进来自己竟然没有半点察觉了。一个旋身站起,看到的是一个小男孩儿站在自己面前,约摸只到少年的肩膀下去一点。
两人皆是静静地对视,想要从对方身上探寻到什么,最后还是男孩儿开口,“你看得到我?”
少年面露疑色,只不久便释然,微微一笑,“自古有缚灵一说,缚灵同别的灵不同,它须有其修养的地方,并且之所以为缚灵是心有执念而放不下才生成的,你就是寄生在书中的缚灵,我说的可对?”
男孩儿有些惶恐不安,终究还是平息下来,“你不怕我?”
少年不语,原来这缚灵可能沉睡得太久,记忆和智力都停留在初时。走近一点触碰到他,却发现自己修长的指尖已穿过男孩儿半透明的身体,无奈自嘲,“呵,多久了呢,自己竟是忘了。”
转身走到桌案旁,那卷竹简脆弱至极,似乎顷刻间就会化为粉尘一般飘走。少年坐下,依旧用两指不急不缓地敲叩着桌案,“或许,你该好奇我为何会看得到你。”
少年的话让男孩儿目光如炬,“你和我是一样的,都是灵,对吗?”少年不答话,看着竹简出神,“答对一半,答错一半,我的情况有点特殊,算了,同你解释也未必解释得清楚。这竹简就是盛放你灵识的容器吧。”
答对一半,答错一半,少年却是没有给出他人想要的答案。
男孩儿点头默然,少年依旧看着竹简出神,“是了,本不想要记起来的,那把秦火之下的竹简就是这个?”
少年指向那卷竹简,看着男孩儿,脸上依旧是一丝恬淡自如、不可名状的笑容。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