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朝鲜春荒(2/2)
经的老友却掺和进了这个行当。刘学文在驱逐了李世勋叔侄后,独揽了朝日酒坊的全部利润,加上虎骨酒的进项,每个月竟然能够达到匪夷所思的四百两银子。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很惊人了,在明朝末年邯郸一县的税收总额也不过每年一万两白银。依靠着这些收入,不要说是刘学文的好处,就连郝大红都给自己买了一个试百户的官儿。
手握着三千两银子的本钱,刘学文渐渐地感觉到了自信,他也想从这粮食买卖的生意里面捞一把油水。
朝鲜粮食供应不足了,但是大明今年的年景还是不错,他刘学文大可假公济私,借着兵船往来,从登莱倒运粮食。然而三千两还是太少,这刘学文又约了几个游击,千总一起又凑了一千两银子。
一开始,大伙都不敢和刘学文合作,毕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去年还一口一个兄弟的叫着,今年就因为银子,视若仇雠,把人家叔侄一个送到平壤一个送到釜山。这刘学文也太心狠手辣了。
直到刘学文答应一船一结,大家才将信将疑的和他凑了一笔钱出来。第一笔粮食从辽东金州卫出发到安城,一共有四千石,分两船,租的是福建张大户的走私船。
这粮船上的粮食刚刚进了米库,就被夜里闻讯而来的米商们抢购一空,一趟就赚了四千两银子。看见利润如此丰厚,各营营官纷纷加入,就连柳良辰也派东携带三千两银子入股。
“做这买卖,弄得这么透风撒气好么?”
刘学文是一个小心人,毕竟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要不要和朝鲜备边司的人打好招呼。但转念一想,这见不得人的买卖,知道的人越多反而越不安全。自己布置的货仓都在荒岛之上,做的极其隐蔽,想来也不会有谁能够知道。老话说得好,事以密成谋以泄败。
东心里只有冷笑,但是还是依照命令给刘学文送去了三千两银子。趁着这个当儿,他把家眷安置到了釜山李世勋大人那儿。
刘学文等人的粮食一船船的卖着,银子成千两的赚着,朝鲜的北方就像是喂不饱一样,一万石一万石吞吐着粮食。
然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平安道、黄海道的仓库里面却正不断地吞入粮食,并且像一个饿鬼一样只进不出。朝鲜和中国在文化上相似,在地理上也相似,三千里锦绣河山就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虽然北方正在灾荒,但是南方很多地方,却丰收了。然而这仓库里面的粮食一粒儿也不会发放到灾民手里,甚至都不会平价或者倍价出售给谁。
这些粮食被权贵们牢牢地掌握着,等待着在农民们在最为饥寒交迫的时候,在濒临死亡的时候,给他们赚一笔带血的超额利润。
朝鲜和中国虽然都是封建国家,但是在人的身份上,朝鲜是从母制度,中国是从父制度。
中国的农家女或许有可能依靠嫁一个如意郎君抬高自己的身份,但这在朝鲜是完全不可能的,中国的士大夫纳的妾所生的儿子虽然是庶出但是依然可以参加科举,但在朝鲜——一般的士大夫和平民所生的孩子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而只能参加医生、翻译、占卜师等考试成为中人,至于和贱民所生的孩子,那不管父亲身份如何高贵终究还是贱民。科举永远只会是两班们的禁脔,这或许会超出大多数中国人的想象吧?朝鲜是一个极其信奉程朱理学的国家,然而理学并没有让他放弃奴隶制度的最后一点剩余。
朝鲜的门阀远远比中国的更加顽固,从根本上杜绝了阶层上升的一条捷径:联姻。故而,就连朝鲜王的后妃也只是出自于那几个大家族;具体说来有:开京姚氏、清州韩氏、坡平尹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当然还有洪氏和卢氏,只是这两个家族近些年有些没落。
这些世家大族,就是连当朝宰辅的柳成龙等人也是不敢得罪的,那个土包子柳良辰更是在人家眼皮下头。
他们,似乎已经察觉到,粮价涨不上去了。
然而,为什么?
记得把本网站163x告诉你的朋友哟!转发的更多更新越快,据说分享本网站的最后都找了漂亮的老婆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