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玉佩再现(2/3)
细看,瞧不出来。听到脚步声渐近,晴初透过树叶的缝隙往外看。
玄衣男子快步走来,就在路过晴初所处的位置时,忽而就停下了脚步。晴初以为快被发现了,凝神屏息,眼睛盯着近在身前的人。
因为她是蹲着的,又不敢发出动静,只看得到男子的腰以下。可就是因此,她的眸子猛然睁大,满满的不可思议。那玄衣男子腰上悬着的玉佩纹样繁复,雕工精美,竟是与宁王的那块玉佩几乎一模一样,只唯独玉佩中央雕着的并非是凤凰,还是一条龙罢了。
晴初的心砰砰直跳,那个曾经救她的人,会不会就是眼前的这个男子?
而荣王之所以停步,并非发现了晴初,而是远观了一下石子路的分叉口,很快又抬脚继续向前疾行。
脚步声稍远,晴初才站起身来上了石子路遥望着玄衣男子的身影,踌躇了一下还是悄然跟了上去。她很想知晓此人的身份,但不敢冒然跟得太近,打着若有状况拔腿就跑的主意。
荣王整个心思都在急于见普慧大师之上,根本就未注意到身后居然还有人跟着。
从石子路第三个分叉口右转走来,就出现了一处屋舍在参天古树之间,有溪水声和清脆鸟鸣绕耳,显得格外祥宁。
荣王顺着小道,徐徐来到屋舍的大门前,静静站着。
晴初此时也跟了上来,她未走小道,而是从古树间穿行,绕到了屋舍的侧边,稍稍探着脑袋,往玄衣男子的方向望。
只见他神情冷峻,面庞犹如刀削般棱角分明,眉目之间英气逼人,有风凌绝顶之势。他倏尔微微躬身作揖,说道:“久慕魏先生大名,此次拜访,但求一策。”
“粗简陋舍,并无魏衡,恐让荣王失望了,还请回罢。”屋内传出沉沉的声音。
荣王闻言,并无所动,依旧诚恳道:“但请普慧大师听我一言,如今北边稍定,但鞑靼秉性难训善战,又与本朝结有深仇,时刻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若不是瓦剌与鞑靼起了冲突,鞑靼顾及安内,否则不会卑躬与我朝求和。然鞑靼与瓦剌本是同族,若是联手对付我朝,不仅边境将永不得安宁,甚至会动摇国之根本。”
荣王顿了顿,见屋内虽无回应,却无驱逐之语,连忙又道:“我才疏智浅,苦思不得良策可保边境长久太平,百姓安居,望普慧大师得以谋断,在下感激不尽。”
晴初闻言,心思百转千回,原来这玄衣男子就是当今荣王,而屋内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魏衡。听说北边战事屡屡大捷,荣王大败鞑靼的事迹广为人道,未想竟然是鞑靼要安内,才暂息了战事求和,若真是如此,再发生战事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屋内沉默了良久,才响起普慧大师的声音:“贫僧以绝俗世,再不过问红尘之事,荣王请回罢。”
“大师,还请看在边境百姓的份上……”
“请回罢。”
荣王还未说完,就被普慧大师打断。
荣王站直身子,眸子里的目光有着仿若要把屋门看穿般的凌厉,他深吸口气,坚定道:“还请大师再考虑一下。”
屋内再未想起普慧大师的声音。
荣王请策无果,转身打道回去,准备明日再来,他断定以魏衡的为人,系关国家安危,不会袖手旁关。
晴初见荣王往小道上走,连忙退后准备绕到屋舍后,因为站在小道高处侧望就能看见晴初藏身的地方。
然而,晴初落脚太快,一个台阶踩空,鞋子往下滑了一下,虽然她赶紧收了脚,但是依然有不少碎石滚落下来,发出声响,在这空山之中格外清晰。
荣王闻声而望,常年习武打仗,让他警惕心起,见到碎石无缘无故跌落,似还有人影窜过,立马判断可能被跟踪,纵身就去探看。
晴初听到荣王过来的脚步声,心上露跳一拍,她跟踪至此,虽是为了玉佩,却无意中听到军事机密,若被发现,指不定被当成什么,想想荣王那张杀伐脸,晴初觉得绝不能被他发现了。于是,她急中生智,将一只鞋子脱了,使劲儿往远处密集的灌木从一扔,惹得树叶阵阵骚动。而她自己尽量压在墙边微有遮挡的角落。
荣王眼锐,远远就见灌木丛窜动,猜想能偷入广德寺跟踪至此,定是武功高手之流,急急纵身往灌木丛里追去,根本未注意侧边墙头的转角贴着个人。
晴初赶紧窜出来,沿壁跑到屋舍正面停了停,才发现若是从小道返回,那边在高处,容易被看见,且她少了只鞋子,石子路和参天古树间都不好走,铁定是要被荣王给逮住。那丢出去的鞋子也就能多拖延一点点时间罢了。情急之下,晴初虽知晓普慧大师在屋舍里,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推了下屋舍的门想藏身里面。没想到这门居然没锁,竟然给推开了。
她赶紧进去,又将门给锁住。转背一看,就见到左侧前方的蒲团上,坐着一位枯瘦如柴的僧人,正闭着眼捏着佛珠打坐。
就在这时,荣王已然在灌木丛里捡到了晴初的绣花鞋,才知自己中了声东击西之计,重又往屋舍正面来。
晴初听见了荣王重重的脚步声,虽然他可能不敢擅闯普慧大师的屋子,但以防万一,她还是寻个地方避避。
阿弥陀佛,看在普光大师的薄面上,希望魏老先生不要怪罪才是。晴初默默叨念着,朝着屋子角落的一块屏风跑去。
刚站到屏风后,她就看见已有一男子躲在那儿。晴初差点就惊叫出声,那男子飞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