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穿梭(3/4)
文件夹,“明熙也大了,当年我和你叔叔一起保管的东西终于可以交给你了。”明熙接过文件夹,拿着手里有些沉甸甸的。杨老太太则是一脸慈爱的拉着明熙的手,打开一个箱子,“这是外婆外公还有你舅舅舅母给你的成人礼。”明熙低头一看,一件绣着精致刺绣的旗袍,一副画卷,一个玉镯和一支玉簪。
杨老太太笑呵呵的看着明熙,语气颇为强硬,“长辈赐不可辞。”除了紧紧的抱着杨老太太,明熙真的不知道自己还可以说什么,“谢谢外婆外公和舅舅舅母”
用完餐后,明熙顺理成章的被杨老太太留在身边,把杨老爷子赶了出去,“外婆,外公好像有些不高兴”明熙幸灾乐祸的向杨老太太报告。
杨老爷子摸了摸鼻子,幸好他有先见之明多订了一间房间。
“明熙啊,我和你外公打算月底去环游世界了”杨老太太突然丢出一个爆炸性发言,“不是像以前一样出去几个月就回中国,而是一路随便走走停停,喜欢哪个地方就多停一段时间。”
明熙有些羡慕的看着几十年和杨老爷子感情一如既往的杨老太太,突然半拖半抱着杨老太太倒在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好奇的问,“外婆,你就给我讲讲你和外公的故事吧,这么多年,你们的感情怎么能一直这么好呢?”
杨老太太笑了笑,当年啊。
番外之至少还有你
萧玲手里翻着那个叫张爱玲的女人写的《倾城之恋》这本书,心想着若是一座倾覆的池城成全了白流苏的婚恋,那么动荡十年便是圆满了她萧玲的爱情。
——题记
杨萧华小的时候原本不叫这个名字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叫杨振华。父亲在他小的时候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教他写毛笔字的时候还说过,自己的名字取的是振我中华之意。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就改名叫杨萧华了。每次自己问父亲为什么要改名时,父亲就会东扯西扯,母亲就在旁边偷笑。
杨萧华的父亲杨致,字石忠,出生于1942年,那时候正值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和小日本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后来又遇上国共内斗,战乱不断,父亲虽然出生富裕家庭却是从小受了很多苦,可是就算是在那种战火纷飞,吃了上餐没下餐的时代,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杨萧华的秀才爷爷却都从来没有放下过对父亲学业的鞭挞。再苦再累也要父亲每天坚持练习写大字,背圣贤书。古板的秀才爷爷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后来1949年十月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中国在经历了三大改造后百废待兴,秀才爷爷便把17岁的父亲赶到北京见识世面,照爷爷的话说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父亲也争气,凭着自己牢固的知识储备和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成功的考上北京大学,在父亲22岁的时候已经是北京大学最年轻的讲师,可谁知22岁的父亲本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被自己远在江南的老父定下一桩婚事,定下了正待闺中却又一字不识的母亲。
年轻时候的母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家中出来的小家碧玉,长得那个叫水灵,18岁正是一个女子含苞待放的时候。恐怕也只有被江南水米滋润了18年女子,才称得上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别说母亲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贤惠和善。在当时向母亲家提亲的男方如过江之卿,多得很。偏偏母亲只应了奶奶的求亲,母亲只说她这辈子管家理账不输男儿,唯一遗憾就是没读过书,认字不多,想找一个读书人。
定下婚事后,父亲被秀才爷爷的急电报催了回来成婚。初见母亲的父亲心里也是欢喜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夫人是个美人,君子如父亲也不例外。温柔小意,与妻子在书房里红袖添香亦是一段佳话,但是当父亲母亲在秀才爷爷的主婚下成为夫妻后才发现自己温婉美丽的妻子竟是从未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
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眼光一向高挑的秀才爷爷居然给自己这个新时代知识分子订了一个一字不识的村姑,这叫在北京见识过那些才华洋溢留洋归国的女子的父亲情何以堪。父亲甚至觉得母亲的存在会让他蒙羞,甚至以后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父亲当时年少气盛坚持要休妻另娶,气的很少生气的秀才爷爷拿起拐杖就往父亲身上打,父亲却死都不松口,秀才爷爷第一次对这个引以为傲的儿子请出了家法,皮鞭狠狠的抽在父亲身上,秀才爷爷只认母亲这个媳妇,坚持说娶妻当娶贤,女人贤惠就行,不用读那么多书。想休妻就别认自己这个父亲,奶奶也在一旁劝着父亲。
父亲看着连平时疼爱自己的母亲也不松口,一气之下就自己一个人跑回了北京,把新婚的妻子丢在了江南。羞的秀才爷爷连说自己那个不孝子对不起母亲。母亲却反过来安慰自己的公公说,他会想通的,总会回家的。母亲自己心里也苦,身为一个女人被自己丈夫嫌弃的滋味怎么会好受,出门都会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说闲话。后来,在父亲走后没多久,母亲居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仔细算算,是新婚的时候有的,那时候丈夫还不知道自己不识字,对自己很是温柔体贴。
秀才爷爷知道这个母亲怀孕这个消息后,坐在书房一个人静静的思考了一天。三个月后等母亲这胎坐稳时,立马带着奶奶和母亲北上北京。
他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
“来了,就来了。”福嫂擦了擦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