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链接东北的运输线(1/3)
秦铠微微一笑,“你好生帮我把这辽阳府看好了,那就是袤大的功绩,此外,你编练了多少新军,又有多少老兵?”
“二镇一共带来名老兵,新募的新兵一共1300人,老兵以一带二,足够了!”
“抽调0新兵、oc老兵与我,作为第一批北方拉练的队伍,这次北地勘边,是一次不多的历练机会,尽快让他们适应北方的形势,毛子可不会太平啊!”秦铠若有所思的说道。
在辽阳稍住两日后,马尾海运的船只卸下大批货物后,分别返航,而秦铠带领着三条整齐船沿着辽河一路向北,过了奉天府之后,辽河河道愈加难行,找了当地识得水道的渔民,这才继续向北方行驶了百多里,这边河道因为年久失修,淤积过甚,马尾还要难的大船根本不能通过了。
秦铠原本就没指望通过辽河能一路顺利北上,立刻下令在最近的正西堡弃船登岸,马尾海运的货船立刻落锚停船,只是这里竟然没有码头可用,询问向导,却被告知,即便是返回百里地到奉天府,那边的码头也是小的可怜。
这却根本难不倒在越北没少乘船的老兵,立刻从大船上放下小艇,一队队的新兵在老兵领头下,先行上岸,钦差大人的手令被传进了两里地外的中固城,立刻征调车马和人手,这钦差的排场自然是要有的。
这里原本没有码头,宋云泽一马当先拿着手令进了正西堡,这正西堡东西南北不过四五百米,原本是早年大明建造堡垒低于满清的前敌要塞,不过明军在塞外作战败绩累累,这些堡垒最后到成了满清消耗大明军力和俘虏包衣的好去处。
满清建国后,这些堡垒自然成了关外的城镇,这里早就不驻守八旗军了,只有‘汉军巡哨在这里驻扎不过由于有驻军,周围不断有关外来讨活的汉族、回族、族百姓在这里落地生根,经过这近30年的发展,已然是有近三千户的小城。
这里的最大的官就是正西堡备御李正喜从九品的武职,这在正西堡这种小地方,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了,一早就听说从辽河下面驶来了大船,要知道,这辽河虽然够长、水流也够大,不过这水情复杂平日里也就走走渔船,所以他也派人远远盯着。
这九品小武官李正喜倒是正儿八经的老土地,据说祖辈是明军的武官,就驻防在正西堡,结果城破后被抓去做了包衣,后来在进关和大顺军作战立了些功劳,告老后就常住在这里,这家族起起落落到他这辈,中了武举才得了这个位置。
等他看到宋云泽拿过来、盖着鲜红总督府大印的手令,这hun都有些个出窍了这里距离奉天倒也不算远,不过他这样最低级的武官哪有机会去见奉天府的大员,见过最高级别的也就是奉天府汉军的八品把总王这随便来个传令的军官都是从五品的守备大人,这船上坐的大人物还不得撑破了天去,立刻把自己哨上号人都给叫了出来,另外又把城里的壮劳力在短短小半个时辰了就征调了一百多人,这两百多号人用临时做的竹筏、木桩修建了简易栈桥,倒也颇为牢固。
而看着船上驳岸后卸下的一包包的东西,这让李正喜又找到了发挥的地方,立刻从城里又另外抽调了560多人帮着把船上卸下的货物整整齐齐的运进了一旁已经搭建起来的营地,这上头来的禁军就是不一样啊,这没两个时辰,货的没卸完,这一座结结实实的大营可不就建起来了,看的他佩服不已。
这人手呆在船上那倒也不怎么显得多,等这七八条大船上的军容整齐士兵、穿着另类学生,还有招商局的年轻掌柜、伙计下了船,河边的荒地上倒跟赶集似的。
秦铠亲军和征调的300新军自然按照军队的规矩,已经安排下巡哨、岗哨,军营周围都站上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而整个军营被分为两大块,军队靠东的一片驻营,而靠西的大片地方,作为这批年轻学生和随军掌柜、伙计的营地。
不过真正在正西堡引起轰动的,却不是钦差大人秦铠这个一品大员路过这块小地方,而是当完成简易码头搭建和货物装卸后,十几个伙计开始逐个登记被征调来的当地劳力,就连李正喜手下那oc个士兵,也逐一登记了,末了在伙计的带领下,每人到大营旁领取了一天的酬劳50文铜钱。
这钱算起来实在不算很多,但是在正西堡,那也是可以买0个高粱面的大饼,普通人家,那也是能吃用上三五天来的,这份意外的惊喜,让这些当地人彻底的惊呆了,这衙门里征调干活,以往也就是给吃一顿高粱稀粥,稀到比镜子还亮的那种。
但是今天怎么就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来的,随着那50文钱,每个人还拿到了一张印刷着一艘威武大船的纸片——其实是南洋水师的战舰,所有人都被告知,一开后,正西堡南洋商行开铺之后,有这张纸片的人家可以凭着这张纸到铺子里领取钦差大人送的5斤越南大米。
这些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那里听说过越南这地方,都一个个目瞪口呆的如听天书,也有脑子活络的赶忙去问伙计,结果一个离奇的传言就在正西堡传遍了,朝廷来了青天大老爷秦大人,非但出徭役给工钱,而且还不远万里给百姓送上等的大米。
当秦铠召见李正喜之时,也是从他嘴里听到这个的,不禁也暗暗好笑,不过这传闻也没啥不好的影响,他就懒得去辟谣。他召见李正喜,自然是为了把这正西堡打造成马尾海运的中转站之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