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道故人(1/2)
宁州城西三十里。
一条荒凉的古道自远处延伸而至,两侧野草杂花,红绿相间,为这荒郊野地平添几分生气。
路旁有一茅舍,一根竹竿挑起一块白布,大大的茶字在微风中轻摇,近之乃是一处茶摊,供行人歇脚解渴之用。
摊前有几张竹桌,此刻已是正午时分,路上行人稀少,仅近路一侧桌旁坐着一老一少。
老者粗布青衣,神态安然,少年双手把玩着一个粗陶的茶杯,手边还放着一个卷着布幡的小竹竿。
正是刚离开宁州城的天随子和苏迈二人。
“老头子,这次我们要去哪啊”,苏迈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开口问道。
天随子细细品着这宁州有名的翠云春茶,半晌说道:“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脚往哪走,就去哪里”。
“我听说青石城的水晶乌鱼是天下一绝,肉嫩汁鲜,薄若无物,有‘宁食青石鱼,不做活神仙’的说法呢,不如我们就”
苏迈望着天随子,一脸期待地道。
“你小子的本领光用来打听吃的了,就知呈口腹之欲,知不知道老夫赚钱多辛苦,还想吃那水晶乌鱼,吃泥鳅还差不多”,天随子没好气地骂了句。
“你是大神仙,到处普渡众生,为人排扰解惑,指点迷津,我只是个凡夫俗子,不打听吃的打听什么啊”苏迈不服地反驳道。
天随子沉吟半晌,开口道:“不过说到这青石城,多年前倒有个旧相识……。”
话未说完,苏迈就听得耳边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老友,阔别多年,想不到还能相逢于尘世,向来可好?”
苏迈呆了呆,寻声望去,四野苍茫,杳无人迹。
而在苏迈隔坐,却凭空多了个灰色的身影,看去像是个中年男子,明明正对着天随子二人,苏迈却看不清他的脸,像是蒙着一层薄雾似的。
此时日上中天,四周偶有虫鸣声起,衬得这茶寮逾加寂静。
此人飘忽而来,不着形踪,若非正午,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地底是幽魂。
天随子静静地坐着,手中仍执着那个粗陶茶盏,浅啜一口,轻轻放下,叹了一声,悠然说道:
“天涯古道,得见故人,诚为幸事。这人世间兴衰枯荣,迎来送往,怕只有这宁州城的翠云春还是原来的味,道兄可有兴致共饮一杯?”
“好一个迎来送往,只可惜世事翻覆,天意难测,你身在红尘,看尽这世间的辛酸冷暖,却依然悟不出这天道轮回啊!”
灰衣人轻嗤一声,听来似有几分嘲讽之意。
天随子面色平淡,闻言无悲无喜,声色未动。
未已,又听得那灰衣人言道:“百年孤独,若无知己,修行何益,不过一介驱壳而已。”
言罢起身,转向那苍茫古道,一动不动。
苏迈望着此人背影,一时间竟觉有几分萧瑟。
“红尘荒芜,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老朽一介卦师,流落江湖,如何担得起这知已二字,道兄言重了”。
天随子摸了摸桌上的青杆,淡然一笑。
“善易者不卜,窥探天机,蛊惑世人,这就是你所谓的道么?”
灰衣人轻哼一声,表情满是失落。
苏迈听着这两人莫名奇怪的言语,如坠云雾。
心想老头子一个江湖神棍,怎么会有这般古怪的朋友,神神秘秘,还不肯以真面目示人,或许也是个走江湖的骗子罢。
想着想着,目光不自觉迷茫起来。
等回过神时,灰色的背影已然不见,就像凭空消失一样。
苏迈游目四顾,古道依旧,人迹渺渺,只听得荡荡虚空中,隐约传来一阵苍茫古拙的歌声:
天涯近,红尘远
大道难成,弹指三生
仙途何渺渺,悟道得几人
……
证得神魔归一念
辜负山中数百年
声音幽远空旷,却是道不尽的苍凉与落寞。
……
沿宁州城西行三百里,穿过终年云雾缭绕的翠云山,便可进入青石城地界。
天随子和苏迈二人一路西行,途中算卦批命,未晚投宿,鸡鸣则起,一路上走走停停,行半月有余。
宁州城外茶寮一幕,在天随子的随口应付下,也消散在这平淡的行程之日。
不过自从在宁州城外遇到那神秘人后,天随子对苏迈的态度却好了不少。
沿途好吃好喝,却也让苏迈乐得开怀,一路上心情大好。
如今正是春夏之交,天气睛好,乱花碧草,翠色青青,正宜出行。
二人且游且走,这一日,已到达翠云山下的古井村。
此地因村头一口古井而得名,传闻自先民迁居时此井就有了,不知凡几千年,无论何时均是半井碧水,望之黑沉沉的,不知其深几许。
井水从未干涸,也不溢出,井边布满青苔,充满原始古拙之气,传说用古井水泡茶,有一股特色的清香。
村里约有五十户人家,均以采茶为主。
由于这翠云山盛产的翠云春茶名声远扬,每年倒也有不少外地客商进村收购新鲜茶叶。
因此,小村虽远离城镇,也有商铺客栈,只是规模较城里却小得多。
二人进村时,已然日落西山,天色昏暗,远远便可看到村东头迎风飘展的客栈招牌。
一路寻来,却是一户农家小院似的客舍,就名古井客栈。
客房约十多间,因是采茶之季,多有茶商至此,此时生意倒也不错。
二人投宿时,客房已满,掌柜见二人一路风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