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1/1)
“王向年轻时以三班奉职的衔名,管理滁州一个镇的公事,当时文忠公为滁州知州。有个教书的儒生因为学生不交学费入学,就亲自到学生家授教,结果学生闭门不接纳。儒生就找王向递状子告这个学生,王向在他的状子上批写判词说:自古礼数,只听说弟子来学,没听说先生往教。先生既已自己屈尊前往,弟子又怎能不会慢待师道?何不行罚以收回你的师尊,哪用双方争竞来对簿公堂!儒生以为王向的判决不公正,就直接拿着状子去找欧公。欧公一看王向的判词,对他的才华大为称赏,因而为他传布名誉,鼓励他进取,终于使他成就了功名,成为知名的人士。枣与棘之别篇的原文为,枣与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木芒刺也。束而相戴立生者,枣也。束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文可辨。棘,为植物名,即酸枣,也泛指各种有刺草木。酸枣,鼠李科,落叶灌木,有刺,常野生成丛莽状,果实较枣小,味酸。列生,是指丛生的意思。列,为排列成行的意思,在本文中有众多的意思。卑,是指低矮的意思。朿,为木芒的意思,今作刺。戴,是指加在头上的意思,或用头顶着,文中指枣树的枝干一层层往上长。比,为挨着,紧靠着的意思。全篇文章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枣树与酸枣树很相似,都有刺。枣树是单株独生的,树干高且横生的树枝较少;酸枣树是多株丛生的,树干低矮且长成一片,这就是它们的区别。枣和棘的字形都从朿,读作刺,是树木所长的芒刺的意思。树木的枝条一层层往上长的,就是枣树;枝条丛生、相互紧挨着长成一片的,就是酸枣树。不认识这两种树的人,看看文字的字形也就能够辨别了。艺文三种,乌鬼考篇的原文是,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古诗词网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士人,是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刘克,为人名,事迹不详。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出自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乌鬼,一般认为是鸬鹚的别名。明焦竑《焦氏笔乘·乌鬼》:鸬鹚,水鸟似鶂而黑,峡中人号曰乌鬼。子美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言此鸟捕鱼而人得食之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乌鬼’有种种解释,有人解为鸬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