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扯皮(2/3)
神。从本质上来看,却确实是一件为国筹谋的事儿,而旗务恰恰就在多尔衮的责任范围之内。
所以,这个事情布木布泰无法反对,也反对不了。
“说起战事,还有个事不得不对摄政王念叨一下。”太后喝完了冰凉舒爽的莲子羹,又亲手给多尔衮斟了一碗,依旧用那种不紧不慢的语气,说的云淡风轻,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英亲王放弃湖广大局,直接北撤,这事摄政王知道的吧?”
阿济格放弃固守武昌的打算,直接带着军队经襄阳绕河南一路北撤,这个事情多尔衮真的不知道,至少在事先他完全毫不知情。
阿济格先撤军,然后才向多尔衮打报告,这是典型的“先斩后奏”,是在逼着他接受既成事实。
说的重一点这就是误国误军之举,按照军法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但多尔衮不得不出面提阿济格背锅,就算是捏着鼻子也得认可这个事情。
因为阿济格是他唯一一个能够顶得上大作用的党羽了,若是他不竭尽全力的保下阿济格,就会丧失最后一股强有力的外部援助力量。
“这事我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事态紧急,来不及对朝廷细说。想必太后也知道,兵部和朝廷里的书文往来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自古救兵如救火,怎能总是那么从容不迫按部就班?既然湖广已不可守,索性撤回来稍事休整以图再起。”
湖广的局面已经糜烂的不可收拾,还不如先撤出来,再慢慢的想办法重新恢复,这就是多尔衮的说法。
对于这个说法,布木布泰极不认同。
阿济格撤离湖广之后,马不停蹄的一路北撤大踏步后退,过了南阳府之后已经撤到了汝州府,还没有止步的意思。
再撤的话就要撤退到黄河以北了?
这有一丁点东山再起再战湖广的意思吗?
分明就是想带着大军回来吧!
在朝廷没有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带兵回来,说的轻了这叫“违抗军令”,说的重了就是“图谋不轨”,无论哪一条都是掉脑袋的重罪,但朝廷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阻止阿济格北撤?
拿什么阻止?
朝廷的一道圣旨吗?
现在的阿济格还在乎圣旨?
就是因为看破了朝廷内部的虚弱,知道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阿济格才敢于如此明目张胆。
再者说了,眼下这么干的又不是只有一个英亲王阿济格。
远在四川的肃亲王豪格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撤军。
自从听说了阿济格撤兵的消息之后,远在重庆府北部清缴大西军和闯军残部的豪格一点都没有耽误,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把主力撤到了北边的保宁府一带,其前锋走的更远,现在已经撤到汉中了。
看这个架势,豪格也是回来。
豪格的说法和阿济格如出一辙:“山水烟瘴,师劳兵疲,暂退休整,以备再战。”
四川这边的地理形势不好,这样的季节流行病高发,军队已疲惫不堪,先撤一下休整一番再继续追剿残敌。
这样的说法连三岁的娃娃都骗不过。
休整?
真要是需要休整的话,有必要从四川撤到陕西进行休整吗?
肃亲王豪格也好,英亲王阿济格也罢,他们撤兵都不是出于军事层面的考虑,而是因为政治因素。
京城里局势越来越不稳了,在双方摊牌的前夕,各方势力都心思活动,想着从中渔利火中取栗,都打起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算盘,以免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占据了先机和大义的名分。
阿济格回撤,肯定会撤到京城的半径范围之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
布木布泰之所以没有联合代善等老牌勋贵在这个事情上大作文章,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打算。
阿济格撤回来之后,多尔衮的声势和实力一定会超过太后一党,这个时候的豪格虽然不算是“自己人”,却绝对不是多尔衮的人,本着敌人就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才默认了豪格的举动。
用豪格平衡阿济格,这就是太后的打算。
既然朝廷能默许豪格撤退,当然不能再拿阿济格的撤退说事儿。
“英亲王斩杀孙志茂的事儿,摄政王怎么看?”这是刚刚发生的一个政治事件:英亲王阿济格把汝州知府孙志茂一刀给宰了!英亲王阿济格给出的解释是:孙志茂劳军不力,屡次敷衍塞责,且又多有出言不逊之举,斩之以儆效尤。
这样的杀人借口,实在太牵强了。
那孙志茂是河南汝州的知府,阿济格是湖广的统帅,本就没有为阿济格筹集钱粮的丁壮的任务,大军所到之处随随便便拿出一点钱粮意思一下也就可以了,何来“劳军不力”的说法?
而且你阿济格才刚刚撤到汝州,怎么就“屡次”敷衍了呢?
时间上也不允许啊!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孙志茂对你这个亲王不是足够的尊重,你最多也就是喝骂他几句也就算了,怎么能够直接一刀给杀了呢?
这种事儿,只要稍微有一点点脑子就可以知道,必然是因为阿济格撤退的太过于匆忙,后勤给养严重不足,不得不勒索地方,不得不强行命令地方官员筹备钱粮。
在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的情况之下,小小的汝州知府根本就拿不出足以供应几万大军的后勤给养,于是乎阿济格就把府库给抢了。
纵容士兵哄抢地方官府的府库,孙志茂肯定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