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万兽天罡阵(1/3)
2009年,19岁的孙玲和朋友一起,坐上了前往深圳的绿皮火车。
经过14个小时的疲倦车程,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
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孙玲:你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进入epas公司,在纽约谷歌总部的办公室里办公,她恐怕打死也不会相信。
她只有高中学历,对编程一窍不通,没什么优渥的家世,更没有惊艳的容貌,她的未来和工厂里大多数女孩一样,似乎早已能够窥见:
拿着微薄但稳定的工资,按部就班地工作,到年纪找个差不多条件的男人结婚,一起攒钱还房贷,然后要个小孩.....
然而,这并不是玩笑,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01/
“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
这是年少时期的孙玲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她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木匠,但在机器时代早已无法依赖手艺吃饭,只能和妻子靠种田养活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对于孙玲来说,童年的日子实在不算轻松:放牛、喂猪、插秧、挑粪.....什么都要干。爸爸觉得,女孩子帮家里干活,比读书有用多了。
事实上,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还能补贴家用,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个除了花钱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孙玲的家乡
于是,小学毕业后,爸爸就不愿意送孙玲去读书,让她跟着舅舅们学习理发,以后也能养活自己。只是第一次剪发,她就剪得乱七八糟,也没有兴趣再学下去,便回到家里跟着爸妈干农活。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仅单调而且辛苦,年幼的孙玲开始想着重新回学校读书。那个时候的她并没有多喜欢学习,也没想过可以通过学习改变什么,只是单纯觉得相比干农活或者学理发,读书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爸爸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在孙玲的软磨硬泡下,才算是勉强点了头,让她去上初中。
孙玲的父亲
初中三年结束,孙玲考上了县城排名第三的高中。
然而对女儿不错的中考成绩,爸爸却不以为意:“女孩子读完初中就可以了,高中就不需要去上了,读那么多书也没用。”
爸爸的不支持,与8月繁忙的农活,让孙玲错过了入学日期。
但孙玲却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读书的机会,就此困在窄窄的天地里,于是请求亲戚,在轮番劝说下,爸爸才再一次勉强同意。
只是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公立中学的报名时间,只能质量相对落后,“读的都是一些死书”。——2009年高考,孙玲的成绩在全校应届生中排名第一,却连二本线都没达到。
查到分数的那一刻,孙玲知道属于她的学生生涯结束了。
孙玲的高中毕业照,一排左四穿红衣服的就是她
/02/
面对清贫的家,和父母不愿意供她继续读书的眼神,19岁的孙玲,选择了和村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的路——出去打工。
2009年最炎热的8月,她和朋友坐上了那班南下的绿皮火车,到堂哥介绍的深圳一家电池厂上班,成为流水线上众多女工之中的一个。
那是孙玲第一次出远门,去一个陌生繁华的大城市,只是这座城市的绚烂精彩与她无关。
那个时候的孙玲与这座热情繁华的城市始终格格不入
工厂里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孙玲负责电池的检测,工作算不上辛苦,却枯燥乏味到极致,不需要有思考,不需要有想法,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因为是计件算钱,干得多拿得也会多一点,孙玲第一笔工资是800块,后来干得熟练了,每个月也能拿到一千多。
这个工资在当时不算太低,但无数次她环顾车间,看着每个人机械地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悲哀地发现,她们所有人,和面前那些冰冷的机器,竟没有任何区别。
更让她觉得害怕的是,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却越来越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像极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所说:那些墙很有意思,一开始你痛恨它们,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其中,最终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存在,这就是inion(制度化)。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想要逃离这种可以一眼看完一生的、流水线式生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也就在这个时候,曾经在心底种下的关于电脑的种子开始慢慢萌芽。
高考刚结束不久,有个软件培训机构在孙玲的学校搞了个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因为免费,好奇的她便报名参加了,具体的东西早已不记得,只记得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酷炫ppt,深深震撼了自己,却没想到,日后这会为自己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
孙玲本打算高中毕业去这个培训机构学习,只是八九千块的学费对于她的家庭太过沉重,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但那颗关于电脑的种子却就此在心底种下了,等待未来一天发芽开花。
回想起心中的电脑梦,孙玲开始一边工作,一边了解相关培训机构。
对于几乎是社会小白的她来说,这一路走的弯路也不少。
“第一次就被骗了2000块。
一次出门去了解一家电脑培训机构,等公交的时候,有个人找我说话,问我想不想换工作。我就和他聊起来,说想换个周末双休的文员工作。因为文员一般是配电脑的,这样我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