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渭河之战(1/2)
·王伦接到卢植的命令后一刻也不敢耽误,率部走渭水东岸一路直奔西昌城。这条路沿途异常平坦,又无山林险峰等易于伏兵的地方,可算是黄金大道。不过,在距离西昌城一百多里的地方,渭河转向流往东面。因此,王伦需要渡河一次方能兵临西昌城下。
渭河是酒泉郡数一数二的大河,尤其在九龙滩这一段,水流湍急,河面又广。河上没有桥梁可供通行,两岸各有一个渡口,四艘渡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王伦大军来到九龙滩这里,面对奔腾如龙的渭河,一下子傻眼了。王伦将斥候营数十人轮流抽了一顿,边打边骂:“你们这些废物,这么大一条河居然没看到?”打完之后,问题来了,该怎么渡河。仅凭几只渡船要将大军送往对岸,恐怕要花费很长时间,而王伦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不如往回走,越过五台山,走另一条路南下。”
“一来一去花费的时间并不短,说不定还不如想办法渡河。”
想了半响,王伦叫过一名船夫,问道:“你可有办法使大军顺利渡河?只要你能办到,可谓是大功一件,来日上报朝廷,许你一个锦绣前程。”
船夫约莫四十来岁,面黄肌瘦,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只见他转头四顾,望着远处的五台山发呆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口道:“渡河不难,但要耐心等待时机。想要马上过河根本不可能,比登天还难。最快也要两天!”
王伦在心中计算了一番,往回走绕过五台山再南下,所需时间恐怕也不下两天。
“也罢,两天就两天。但一定要让大军安全渡河,不可有半点差池。”
“将军尽管放心,我的法子绝对稳妥。渭河每月都有一段时间会风平浪静,算算时间就在未来两天内。此去东面不远就是五台山,山中有巨木,当地人称为天舟树。此树不但易于砍伐,还有入水不沉的特性,即便不制成舟船,也可用来渡河。只需用粗大的绳索紧紧捆绑,十数根巨木就可制成木排,一次渡过上百人也不在话下。”
王伦大喜,命船夫带领士卒前去伐木,制作木排。
王伦大军被渭河阻挡,李庆所部却一路顺利地来到西昌城下。根据卢植传来的情报,西昌城只有少量守军,因此李庆显得十分放松。就在城东扎下营帐,李庆准备休整一天,次日一早就发动攻城。
”按道理王伦也应该离此不远了,说不定明天就会赶到。我们加在一起共有六万兵马,拿下西昌城易如反掌。“李庆暗自欣喜,凭借此次战功,官升一级简直轻轻松松。
西昌城头,张角立在城楼,望着正扎营的官军。张角身后站着两人,竟然是本应在黎阳城的邓元觉和方杰。原来,得到官军行动计划后,张角立刻命两人悄悄撤出了黎阳城。趁着夜色掩护,邓元觉和方杰各率一万精锐离了黎阳城,走小路直奔西昌。黎阳城中两军营地经过一番伪装,成功地骗过了官军的斥候。
”天公将军,都准备好了。“
”很好,务必一举歼灭这支官军,然后再去对付王伦。王伦是必杀之人,将他的首级拿来见我。“
夜色渐浓,官军只有少量士兵在营中巡守,大部分已安然入睡。李庆根本没有考虑过红巾军会出城袭营,官军士兵也一样没有丝毫防备。黑暗中,两支军队缓缓靠近,如同一条毒蛇预备发动致命一击。
远处的西昌城头突然燃起篝火,这是约定的进攻信号。邓元觉和方杰一前一后发动了突袭,轻松放倒门口的守卫,红巾军一拥而入。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惊醒了沉睡的官军士兵,但一来还没彻底清醒,二来事发突然,被红巾军杀得溃不成军。李庆被亲兵唤醒,匆匆下令,让所有人往营地中央集结。但黑夜之中混乱不堪,几名传令的士兵根本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危机关头,李庆也算有些急智,令人吹响了号角。官军渐渐往李庆大帐这边靠近,不再各自为战。邓元觉当然不能坐视官军集结,率一队人马直奔李庆而来。所过之处,邓元觉如虎入羊群,无人能挡。李庆远远瞧见一队敌人一路杀来,吓得心惊胆颤。一面令亲兵阻拦,一面往帐后奔去,想骑上坐骑冲出去。
“哪里逃?”
邓元觉大吼一声,猛地将手中短刀抛出。说时迟,那时快,短刀转瞬即至,插入李庆后背。李庆的阵亡让官军士兵一下子失去了抵抗意志,纷纷放下了武器,跪地投降。
天亮之后,所有俘虏都被押解到西昌城,而邓元觉和方杰率部北上,渭水河岸还有一个敌人。
王伦依照船夫的方法,伐木制舟,一天功夫就制成木排十几只。渭河也同船夫预料的那样突然平静下来,渡河的时机到了。王伦先派一队士兵登上木排,渡往对岸,果然平稳异常。于是,十几只木排一字排开,将官军源源不断地送到对岸。经过好几个时辰的忙活,两万多官军已渡过渭河。
突然,两支军队从远处奔来。官军大惊,王伦还在对岸压阵,没有渡河。群龙无首,乱成一片,有人返身奔向渭河,跳上还未驶离的木排,意图躲避敌人。于是乎群起响应,官军争先恐后往木排上挤。然而总共十几只木排,根本无法容纳太多人,挤上去的士兵为了不被拉下,拔刀挥向同袍,毫不留情。没挤上去的也不甘示弱,双方打成一团。来袭的正是邓元觉和方杰所部,见官军自乱阵脚也是喜出望外,趁势发动了猛烈攻击。一方士气如虹,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