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整合国防部(1/2)
果不出蒋方震所料,随后王茂如向国务总理唐绍仪提出对国防部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取消国防军司令这个带有战争性质和军阀性质的单位,他将辞去国防军司令一职,仅仅担任国防总长一职,而国防军副司令蒋方震和张作霖则担任国防次长,与萨镇冰一起分担国防部重任。
三个次长倒是不多,日本陆军一直以来都是陆军大臣和四个次长并存来管理陆军部,日本海军同样也如此,中国只是三个次长,倒是不多。唐绍仪在稍作考虑之后同意了王茂如的建议,王茂如将蒋方震和张作霖叫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不过不管是蒋方震还是张作霖都知道王茂如的野心和计划,对他在离任之前的人事安排都没有抗拒,毕竟在王茂如离开军部之前违逆的话,不是撤职那么简单的了。
发生何如飞和李德林的事件之后,再也没有人对王茂如的军令有任何违抗的意志,大家还要命啊。且不说王茂如自己不在意别人的反对意见,便是给下面的政敌主抓到把柄,在军事会议上进行弹劾倒也受到联名抨击啊。
随后王茂如将国防部部分高级将领军职任命向国务院递交备份,国防部内部人员权力架构基本稳定下来了。以王茂如为总长,萨镇冰、张作霖和蒋方震三人为辅的国防部管理模式暂时成立。接下来王茂如准备开始对整个国防部进行调整,具体整顿就是将宪兵总部并入参谋总部,取缔近卫总部这个具有个人崇拜色彩的部门,但是这两个计划都比较庞大,需要各部门联合讨论决定。
近卫总部是谁的近卫呢?毫无疑问是王茂如的近卫。可是王茂如去掉军职之后,近卫总部怎么办?军职的近卫总部就比较尴尬了,所以王茂如着手对近卫总部进行安置。近卫总部是国防部中人员最少权力却颇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尤其是缉侦司更是权力特殊,在缉侦司行动的时候军情司警察部分都必须配合。
王茂如与三个国防次长和各部门老总商议之后。认为宪兵总部进行裁撤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减少了部门重叠和权力分配不明。于是在研讨三天之后,国防部决定宪兵总部和参谋总部进行合并,宪兵总长何安定担任参谋总部次长,并主管参谋总部宪兵司,宪兵司司长由原云锁住担任。其他宪兵部门的职务均降一级但军衔和待遇未变。合并后,参谋总长依旧是吴佩孚,参谋次长为任元星与何安定。
近卫总部与安全总部进行合并,合并后的安全总长由盖天久担任,刘湘与罗浩担任安全次长。缉侦司逐步与中情司进行合并,并且王茂如有意识地将情报特务机关从军部迁出。成了国家安全部门,**于军方的军事情报机构军情司。
军务总部的职能也进行了部分调整,原参谋总部军官司被调整到了军务总部,以后对于军官的考核任命,人员的安排安置,全部由军务总部来承担。拥有人事权的军务总部,比起当初何如飞治下。权力更加大了。
后勤总部基本上维持了原本的部门和构成,不过还是增加了后勤守备部队的编制,增加了两万非战斗后勤保障人员的名额。
陆航总部对内改名为空军部对外仍旧宣称陆航,海警总部对内改名为海军部对外宣称海警。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国防部的构成是以陆军为主题,海军和空军辅助的国防构成模式——相比之下紧邻日本则是陆军部和海军部并重的模式,国家的构成也决定了军队的领导地位,陆地大国的中国毫无疑问是以陆军为主的军官体系。
改革之后的国防部将仅仅拥有六个部门,参谋总部、军务总部、后勤总部、安全总部、海警部、陆航部。六个部门减少了权力重叠,也减少了工作人员。很多在国防部中担任文职的军官被派到各个地方部队参与军制改革,实现现代化陆军的进程。这是王茂如在离职之前对国防部的精心部署,也是他即将迈向更高权力的重要一步,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做什么了,也都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行动。
在历经了平息叛乱之后。王茂如的每一个举动甚至每一句话,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是的,陆大系和保定系骨干尽管没了,但是庞大的徒子徒孙们都还在,都被赦免了,他们对王茂如即尊敬又害怕。实际上王茂如在国防部,给了他们一定的心理压力,毕竟那次谋反事情太过严重,所有人都害怕王茂如进行疯狂的报复。历史上的暴君比比皆是,如今王茂如是有能力成为暴君的人,他不追究所有人的过失,但别人未必会放心下来。只有王茂如真正离开的军界,国防部的一部分工作人员才会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十月份的直隶突然变冷下了几场雪之后,又突然下起了雨来,雨雪交加寒风肆虐,华北成了冰雪覆盖之地,就更别提东北和漠北了。北京的气温骤降,各家各户用起了生铁煤炉来,这东西倒不是一个稀罕物,只是以前比较贵,如今中国的钢铁业发展迅速,生铁煤炉这种技术含量不高制造简单,能够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家什的价格也降了下来。尽管特种钢中国暂时需要向日本和其他国家进口,但生铁和劣质钢倒是不少,中国钢铁总量也随着中国统一每年一个台阶的增加。
王茂如给家里女人和孩子们通知了一个消息,就是年底之前可能大家会从丰台区呼伦贝尔大街搬走,回到燕京大道99号。乌兰图雅这个蒙古女人对政治的敏感性很强,立即察觉到王茂如马上就要竞选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