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想拿孤的七寸?(1/2)
距离秋收还有不到一个月。
从关中调出来的军队正在紧张的开往各地准备抢收。
而秋收结束之后,他们就要开启新的征战之路了。
灭秦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很高兴,但不少人却觉得有些没意思。
因为秦军没有反抗。
没有反抗,意味着他们就没有战功,没有战功,就意味着这一趟白跑了。
虽然汉王心善,给将士们发了安慰奖,可那点奖励他们拿的却并不开心。
所以,不少人都将希望放在了与楚国的征战上了。
而天下局势,就是普通人多少也都了解一些,摆在汉国面前的,也就一个楚国还算是强大一些。
南边的蜀地那就是直接接收就行了,任务已经给了陈铁山,关中整顿的差不多之后,直接派兵去接收蜀地。
齐国和燕国,战力不行。
所以对于将士们来说,征楚,可能是他们在大汉一统天下之前,最后能够获得战功的地方了。
彭越一直都很忙碌,情报这玩意儿,说重要吧,以前把他当回事,并且认真去搞的人并不多,可要是说他不重要吧,现在负责了这项工作,恐怕除了汉王以外,没人比彭越更清楚情报的重要性。
现在他就在收集,整理来自楚国的情报。
各县的兵力配置,县令县丞县尉是谁?各县有没有牛逼轰轰的人物等等。
现在他所做的,就是汇总,将所有的情报汇总给汉王。
然后汉王依靠这份情报去排兵布阵,去与楚国对阵。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次汉军打的顺利不顺利,要看彭越的情报工作做的细不细致。
“总督,楚国的情报!”扈辄拿着一份帛布走了进来。
作为当初跟着彭越一起干事业的人,扈辄因为头脑不错,数次给彭越提出建议。
所以当彭越被任命为斥候本部总督之后,彭越便提议让扈辄任军情都督。
彭越接手后对斥候本部进行了改组,下辖军情,民情,行动,吏经四部,各设都督一人,副都二人。
军情和民情使用的都是一套斥候体系,只不过在情报的终端处理上有所不同,关乎军情的,会送到军情,民事的则送到民情,行动则是先前单独列出来的游击将改组而来,用于执行刺杀,破坏,潜伏等任务。
而吏经,一是负责斥候本部及分部一些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二是负责经费俸禄以及军民对接,相当于最新改组的吏部和户部二合一。
所以,最近出了彭越忙碌以外,扈辄也很忙。
所有的情报到了洛阳,都要先到他这里汇总整理,然后送到彭越这里。
打开帛布,彭越直接看了眼上面的内容。
就是一份手绘的地图,并不标准,只能看出城池的大致位置以及名字,驻军情况。
由于每隔几天就会接到新的消息,所以彭越对于这些情报也是记的很清楚。
“襄邑怎么多了两千人?”彭越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问题。
“不只是襄邑,根据情报汇总,楚地各郡县都有军队集结的迹象,襄邑是人先集结起来了,但其他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扈辄说道。
示意图就是示意图,对方有集结迹象,但没有集结。
那么在这份图上就不可能会标注出来。
当然,他们会另有一份说明,并且时刻盯着外部的情况。
“继续盯着!”
……
宫殿内,王不饿正在听着张良与萧何关于管制改革的汇报。
两人忙碌了一个月,勉强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工作。
主要还是因为王不饿已经给出了明确的部门和职责,他们只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人数,品秩就可以了。
至于说能不能填满,那是吏部接下来的工作。
而改革之后,张良任中书令,陈平任尚书令,萧何任侍中。
至于同级的御史大夫,暂时还没有人选。
“王上,彭总督求见!”门外的内侍通报道。
“召!”王不饿连忙说道。
没事的时候,彭越是不会这么急着见自己的。
王不饿甚至都不用去问就能知道。
因为内侍通报的时机有规定的,求见之人说普通事情,那就等到殿内讨论结束之后在通报。
若说重要事情,则等到殿内讨论换话题的时候在通报。
若是说了十万火急,那就需要立即通报了。
这份制度大家都熟悉,所以当内侍开门进入的时候,殿内的人也就自觉的停了下来。
很快,彭越入内,双手直接举着那份帛布,张不衣充当了殿内内侍的职责,直接下来接过,然后在王不饿面前摊开。
王不饿一眼便看到了彭越标注出来的襄邑。
“襄邑增兵了?”
“是,根据情报了解,襄邑增加的这两千兵应该是紧急集结的,物资什么的用的都是主仓的,其他地方都传来了楚军有集结的迹象。”彭越说道。
王不饿微微一笑,瞬间读懂了楚军的意思。
不由道:“看来楚王这是不想让孤吃上饱饭呀!”
听着王不饿的话,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可不是嘛,这马上就要秋收了,部队也在紧急的赶往各县官田。
在这个关键时刻,楚军集结了。
意图如何?
这还用猜吗?
“王上,可令王将军挥师南下,趁着楚军尚未完全集结,兵力处于分散之际,逐个击破对手,迫使其他地方派出援兵,如此,汉楚边境应该可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