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攻打江西(1/2)
尚可喜,此时已经“贵为”满清的平南王。他出生在辽东海州,本来是明朝将领,后来投降满清。
入关后,一路镇压农民起义军和汉族武装反抗而在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驻守广东。
顺治十八年,随着满清的一纸诏书,尚可喜出兵七万,其中战兵两万五千人,打算经江西一路北上,在九江汇合洪承畴共克九江后,顺江南下直捣南京。
但是,尚军才走到江西赣州就传来了顺治阵亡的消息。此时带兵的是尚藩的长子尚之信。
尚之信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不知道怎么办好,他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便立刻让全军在赣州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半个月。
但是,尚之信并不是无能之辈,半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尚之信突然从梦中惊醒,一切似乎都已经豁然开朗,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他自言自语道:“既然,顺治已经死了,明朝又起来了,焉能知道我父子不会席卷天下,纵然得不到天下,也可争霸一方。”
于是,尚之信连夜唤醒队伍,第二日清晨北上。仅仅在十九天之后便抵达南昌。尚之信抵达南昌之后便赖着不走,既不北上也不班师。
且说,张朝璘和董卫国在袭击南京的战役中吃了败仗,本来是打算伸长了脖子等着朝廷给一刀的。可是怎么都没有想到朝廷竟然原谅了二人,希望两个人能够戴罪立功。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明李已经控制了江南省,也就是后世的江苏和安徽。江西已经成了前线,如果在此时将江西文武下狱问罪,那么就没有人能够有效指挥江西抵抗明军了。就这样,两个人并没有因为兵败受到任何处分。
不得不说,张、董二人还是有一些才能的。在明李与顺治大战,淮东军南下闽浙的这段时间里,二人收拾残兵败将的同时,再一次征召江西精壮入伍,组成绿营兵,此时总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人,虽然欠缺训练,但是贵在人多。再征调民夫作为辅兵,此时人数竟然高达六万多人。
尚之信北上与江西绿营合兵一处,满清此时的人马有十多万人。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王金玉、王永昌和胡永昌等人加紧招兵买马,以芷兰岛老海盗为基础,短时间内将明李江西军扩充为五万人。
淮西军在吕英杰、何天骄和蒋梦龙等人的率领之下也抵达九江,如此一来,九江地区集结的明军也将近十万人。
永历十五年三月,马进宝、韩代虎和熊柏通率领荆襄军从旅顺撤出,沿着长江来到九江。自从马逢知反正改回本命马进宝以来,他的人马被改编为荆襄军,但是一直没有扩充人马,仍然是两万人。
眼看着明军越聚越多,张朝璘和董卫国都希望尚之信能够和他们一起北上,然后联合湖广的张长庚,南西夹击九江。毕竟,丰城、景德镇都还在清军手里,一举击败明军,解除南明对江西和湖广的威胁是有可能的。如果等明军平定了闽浙,定然掉头回来攻打江西、湖广,那个时候明军就极难对付了。
但是,尚之信却有自己的想法,任由张朝璘和董卫国怎么说就是不肯动。
期间,尚之信给他的老子尚可喜写了信,信中痛陈天下利弊。尚之信认为,此时满清已经基本上失去统一天下的可能行了。明清两个很有可能划江而治。就像当年的宋金对峙一样。
值此天下存亡之时,尚藩应当相时而动,不应该过早站队,免得引火烧身。特别是此时他已经率军进入江西,尚藩完全可以占据江西。一来可以扩大地盘,二来江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临吴越,西连荆楚,如果老天开眼,完全可能会有一番作为。也许还可能会夺取天下。
正是因为尚之信的小算盘,江西清军没有拧成一股绳,全力北上。整个江西弥漫在厌战的气氛中,读战争的准备也不是特别充分。
同时,湖广的张长庚也坦言不会出兵攻打九江,因为在她的西面夔东十三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去年十二月,夔东巨宼李来亨突然从茅麓山上冲了下来,拿下了夔州。今年二月,又有人报告说夔东的侦骑零星地出现在襄阳附近,张长庚判断这是南明的明李和夔东打算东西夹击湖广,所以他此时不能有任何行动。
洪承畴和十几万人马被调往北京之后,听过一番激烈讨论和修改,张勇、赵良栋两只人马留了下来。现在张长庚要做的就是守好湖广,等待甘陕总督李国英来军入援,然后再有所行动。
满清军队就这样,空耗了四个多月,毫无作为。
康熙元年二月,尚可喜命自己的谋士金光和次子尚之孝率领一万战兵驰援南昌。然而,尚之孝的到来却完全不是尚之信认为的样子,是来和他并肩作战占据江西的相反,还有别的目的。
尚之信是尚可喜的长子,生于满清崇德元年,此时虽然只有二十六岁,但却手握尚藩大权,甚至使其父颇为忌惮。不过,此时的尚之信和后世不同,满清还没有授予他“镇南王”的爵位,因此尚之信仍然在其父尚可喜的掌控之中。此时的尚可喜年纪也不大,还没有到老迈昏聩的地步。让尚之信带兵出征其实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但是,尚之信为人行为乖张,酗酒闹事,经常鞭打尚藩内成员,一次还将一个家奴活活打死,深为尚可喜不满。
在这种情况之下,尚可喜的谋士金光认为尚之信是尚藩之内的一颗毒瘤,可能会带来祸患,其行为远远不如尚之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