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行军(1/2)
新年,李笠和黄姈带着儿女入宫,探望李平安和外孙女,随后,李笠陪皇帝聊天。
萧询因为即将能前往淮南,驻跸淮阴,于是兴致勃勃的问大将军,何时能北伐。
这让李笠觉得不好回答。
青少年的特点是血气方刚,行事冲动,而且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又十分敏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中二期”,只有亲爹才好管,李笠不想惹麻烦,面对皇帝的提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
“首先,得过了春耕,陛下可知这是何故?”
这问题简单,萧询回答:“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需要大量劳动力,若此时兴兵,必然征发大量青壮从军,输送粮草、辎重,如此一来,就会误了农时。”
“陛下所言甚是,如今御驾即将前往淮阴,须得数月,文武官员才能真正安顿下来,于是,秋天到了。”
李笠缓缓说着:“秋收农忙,自然不好兴兵,秋收过后,两淮新编府兵要依次入行在,接受陛下检阅,陛下还得熟悉各级将领?也得花时间不是?于是?过年了。”
“所以,今年是无法北伐的。”
萧询其实知道今年肯定不能北伐?问:“明年呢?”
“那得等今年秋冬?陛下检阅府兵之后,视情况而定了。”
李笠的意思是:能否北伐?主要还是检阅府兵后,陛下拿主意。
让少年皇帝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大将军说行才行”。
这是交谈的技巧,即便实质上改变不了什么,却可以让对方高高兴兴接受。
果不其然,萧询很高兴:“那就等秋冬时?检阅府兵了。”
李笠趁机挑起另一个话题:“陛下?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器已经在准备中,用法,陛下可想好了?”
“用法?大将军来用就行了嘛。”萧询对丈人是十足信任。
“兵权乃天子剑,只能陛下自己用。”李笠赶紧说场面话?免得让人误会,“微臣等?只能建议陛下该如何用。”
“那?”萧询不知道大将军想说什么。
李笠问:“行军作战,参战兵力越多?问题越多,陛下有没有想过?将来北伐?动辄十余万兵力以上?那么多带兵将领,该如何管辖?”
萧询觉得奇怪:“不是设大都督么?还可以设各道都督,分掌兵马,数十年来,都是如此,这可是大将军之前说的。”
“问题就在这里...”李笠向皇帝讲解梁军的一个特性:协同作战能力很差。
数千人规模的战斗,梁军表现尚可,可到了数万人规模的战斗,梁军经常拉胯,就是因为各部协同作战能力很差。
他先讲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由这个故事,让皇帝知道“团队合作”要做好,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和人性有关。
若战争规模宏大,必然集结大量兵力,然后各部兵马分头行动,协同作战。
但是,参战的将领,平日里要么是各州刺史、郡守,要么是互不隶属的军府将领。
这些将领官职不同,资历不同,地位不同,出身不同,派系不同,甚至有私人恩怨,想要配合作战,谈何容易。
即便有主帅居中调度,发布的作战命令,各部将领也未必认真执行,甚至阳奉阴违。
尤其是打硬仗,譬如拦截敌军主力,或者为大军断后,承担此任务的军队,必然伤亡较大。
这对于许多视军队(部曲)为私产的将领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各部将领基于私心或者个人恩怨,出工未必出力,不肯打硬仗。
参战的军队越多,互相推诿、作壁上观的将领就越多。
这几年官军为何经常打胜仗?
很简单,苦活、脏活、累活,基本上都由徐州军干了,其他参战队伍,舒舒服服打顺风仗,自然表现不错。
可是,兵无常胜,若哪一天,徐州军也败了,怎么办?
诸军如鸟兽散么?
或者说,北伐时,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徐州军所向披靡”上。
齐国国力雄厚,兵马众多,哪天来个“田忌赛马”,以偏师拖住徐州军,以强军进攻其他官军,如之奈何?
李笠认为,北伐时,要打的硬仗很多,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某支强军。
而是要调动各部兵马,将参战各军拧成一股绳,用集体的力量,披荆斩棘。
毕竟要对付齐国这样的强国,必须全力以赴,打赢战略决战。
而不能寄希望于某场战役胜利,便能让齐国这庞然大物轰然垮塌。
李笠这么一说,意思是进行制度革新,萧询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理他懂,但涉及制度建设,他就不懂了。
李笠认为,梁国现有的作战制度实行了许多年,结果表明不是很理想(大兵团作战情况下)。
所以需要想办法让军队战时状态的表现良好,以提升北伐成功的几率。
他的建议,是针对“战时状态”,制定新的作战制度,编制新的“战术单位”,然后合成“战役军团”、“战略军团”。
参考周国目前的军事制度革新成果,李笠希望建立的新作战制度,名为行军制度。
所谓“行军”,指的是行军作战,词义不仅有军队作战期间的行进,也包括作战军队的编制、兵力配置,以及军队的部署、调动和作战。
具体实行,是应战事需要,临时编制一支军队承担作战任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