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一 身向榆关那畔行(上)(1/2)
二四一、身向榆关那畔行(上)
赵景行气呼呼地在一旁椅子上坐了下来:“在我想来,此次向朝廷申请调拨枪械,最新的汉阳造自然没戏,快利、毛瑟1871也不可能,那给我们马梯尼、黎意也行啊。结果倒好,朝廷给我们送来2500支林明敦中针枪。”
一连串名词术语说得孙元起头晕眼花,除了其中汉阳造比较熟悉外,其他的听都没听过。只好问道:“你说的什么意思?”
赵景行解释道:“林明敦中针枪口径10毫米,枪长1321毫米,枪重4.34公斤,射程300—1200码。原型为美国1866年装备部队的林明敦边针枪,但闭锁方式略有改动,在原滚动闭锁方式下改进其组合弹膛和闭锁机构,使它变得更简单、更确切。
“本来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后膛单发枪。光绪十年(1884),江南制造局引进并开始大批量制造。但因为技术不过关,生产的枪支使用时经常发生走火,导致误伤。所有积压了数万支,一直无人领用。如今朝廷听说我们要枪,直接就把这堆垃圾送给了我们!”
容易走火确实是个大问题,尤其是毛手毛脚的学生使用,如果误伤那就不美了。孙元起道:“那怎么办?”
“大人,能请朝廷换一批枪械么?”赵景行小心翼翼地问道。
孙元起乜了他一眼:“你觉得可能么?”
赵景行腆着脸:“那先生您能不能跟山海关儒林都统商量一下,暂时用我们的林明敦换他们手中的快利?哪怕只换500支也行。”
“做梦吧你!”孙元起断然拒绝。
“200支?不,100支!”
“不可能!”凭着钦差大臣的面子,暂时和儒林换100支枪估计问题不大,但孙元起实在不愿在这个关键时候横生枝节,“既然这枪不安全,那先退还回去,我给你们换2500柄大刀长矛。”
“别!”赵景行急忙站起身,“千万别!虽说这枪容易走火,毕竟还是杆火器不是?威慑力可与大刀长矛强多了!而且这批枪支一直放在仓库里,都是簇新的,再配上刺刀,弹压普通百姓绝对是良兵利器!”
“万一走火伤了人怎么办?”
“没事!”赵景行拍着胸脯说道,“平时枪弹分离,枪口不准对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子弹上膛。即便上膛,第一发也是空包弹,保证不出问题。”
孙元起道:“既然你这么说,我姑且再相信一回。你可要把这些话老老实实记载你的本子上,留待以后查验。”
“遵命!”赵景行真的掏出笔在小本子上写了起来。写完,还恭恭敬敬的递给孙元起过目。
孙元起也是一旦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仔细看了两遍,觉得他写的没有纰漏,才递还给他。
赵景行接过本子,一脸谄笑地问道:“先生,这破枪我们用完,朝廷应该不要了吧?”
“你问这个干什么?”
赵景行见孙元起没有峻拒,笑得更欢了:“先生您也知道,朝廷对枪械管理极为严格,我们学校军训的时候都没有几把枪,只好用木头棍子代替。如果这枪朝廷不要了,我就找人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治好它走火的毛病。即便治不好,拿着它操练也比木头棍子带劲儿啊!”
孙元起摇摇头:“全部留下来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借着损耗丢失的名义,截留几十杆枪,估计朝廷也不会在意。”
“那能丢得更多些么?”赵景行一脸希冀。
“滚!”孙元起怒了。
赵景行笑嘻嘻地说道:“如果能丢两百杆的话,我马上就滚。”
“懒得理你。”孙元起不想搭理这个惫懒货,给他点颜色就能开个涂料店。
“那卑职就当大人答应了。”说着起身准备离去。
“滚回来!”孙元起又把他叫住,“问你正事,现在有多少志愿者抵达山海关?”
赵景行也不再嬉皮笑脸,严肃地回答道:“截止今天中午12时,共有447人报道,已经有200人在临榆县各南下道口协助检查马知县检查旅客。。”
孙元起吩咐道:“所有志愿者先进行防疫培训,然后从中挑出60人,5天之后准备北上。”
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本《防疫手册》递给赵景行。这本小册子写好之后,让胥吏誊抄了十来册,除了上奏朝廷留底、赠予伍连德、交付印刷厂外,身上还有好几本。
赵景行敬了个军礼,退出县衙。
接下来的日子里,孙元起忙得焦头烂额。作为此次防疫活动的最高指挥官,面对几乎一片空白的防疫体系,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时刻关注东北疫情发展,在没有亲临的情况下遥控各地官员组织抗灾,指导永平府建立简单的传染病医院,和朝廷讨价还价,查验各种物资准备情况,考察志愿者培训学习情况……
五天之后,山海关火车站人山人海,但气氛却一片肃穆。就在此刻,第一批防疫救灾人员将由此乘车,前往本次灾情最重的滨江厅。
这批人员中,主要是以伍连德为首的二十多名医生、看护,由赵景惠领头的十多名研究人员,以及六十名护卫。他们的使命是深入疫情重灾区建立一所较为完善的传染病医院,并研究此次鼠疫病毒的种类、传染途径、发病症状乃至治疗方法。
此次任务虽说不是九死一生,但危险性确实非常高。据滨江厅报告,现在该处每天病死者都在20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还主动请缨前往,如何不令人敬重?
在场的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