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末金手指》

爱尚小说网(23ox.com)

首页 >> 明末金手指 () >> 第2章 1643年大事记(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ox.com/21671/

第2章 1643年大事记(下)(1/2)

上回说到,张靖太子已经开始进入国会,作为秘书帮助其父张弘斌处理政务。

然而他的弟弟和妹妹两人,也有不同的成就。

张才在澳洲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剩下的就是如何发展开拓这片大地。最近他又进口了几条生产线,生产了大量的炮弹和日用品。同时第一座远洋船坞修建完毕,在共和国那里购买了两艘飞剪船作为商业贸易使用。

通过这两艘船,张才把澳大利亚盛产的物资给运送到大陆牟利。但更多的是运输到新大陆,给自己的二叔补给。张弘武有最快的物资供应商,而且看起来商品的品质还不错,他也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挥霍子弹的速度可以适当提高了。而张才也因此不断获得来自新大陆的各种物资,到时候转卖给共和国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可以说,如今张才这厮,已经越来越像一名合格的奸商,甚至比一名合格的领主还要像。

张恬苦心体育事业,名下有三支球队,涉及篮球、足球和橄榄球。体育事业不仅仅是共和国的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涉及到的商业利益也不小。同时大顺和大明,甚至大魏也有组织人手前来参加各种体育盛事,如今共和国的首都长安,已经成为了货真价实的世界文娱中心。

张恬赚了不少的私房钱,但人家一门心思却都在曹变蛟身上。

张弘斌可是花费了好久好久的时间,才撬开了她的嘴巴,让她解释了为什么非曹变蛟不嫁的原因:他给我糖吃!

张弘斌瞬间就想起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曹文昭带着曹变蛟,作为第一个前来庆贺张恬二周岁生日的存在,当时曹变蛟似乎用了一根棒棒糖,逗这小丫头小……好吧,果然说棒棒糖就tmd是怪蜀黍的特殊装备,对小萝莉有必杀一击的效果?一个大张恬二十岁的,完全可以算是一个叔叔级别的存在,用一根棒棒糖就勾走了自己这天之骄女的芳心,简直不可饶恕!他喵的完全就是怪蜀黍勾引小萝莉的节奏啊!

奈何,张恬和自己的性格差不多,认准了的事情,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张弘斌试着用二十头牛来拉,奈何别人就是死不改口。好吧,张弘斌妥协了,亲自去曹家进行洽谈,好歹把这两个小屁孩的婚事给定了下来。约定是在张恬二十岁那一年结婚,在此之前,曹变蛟这家伙在四十岁以前就乖乖当个光棍吧!

值得欣慰的是,张恬虽然喜欢曹变蛟,但对于曹变蛟纳妾却是非常的反感。故而可以肯定的是,除非是两人完婚,否则曹变蛟最多只能去某个青楼消费消费,感受一下异域情调……为什么是异域情?如今的青楼除非是大明或者大顺的,否则基本上都是老江湖级别,样子也不是很好看,他这个级别会看得上眼?

只怕就算看得上眼,原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张恬和张弘斌,也会扒了他的皮。

公元1643年,始皇帝历1863年。

张弘斌的第六级超市武器区顺利开启,里面就有两种新的武器,但却是张弘斌最需要的。

一个是pg火箭筒,重要的不是威力而是设计原理,按照现在的兵工厂技术水平,要仿造这样的火箭筒其实没什么问题。附带的穿甲弹、高爆弹、燃烧弹也是可以拿过去研究的。有了这个玩意,火炮扣除迫击炮,一般的重炮甚至都可以淘汰掉了。速射是好,但就便于携带这点来说,还没有这家伙有用。只可惜,射程没那么长就是了。

一个是军用战地无线电对讲机,有效频率高达二十公里,完全可以让统帅掌握到每一个小队的战斗情况。换言之,有了这玩意,散兵进攻的战斗模式将会进一步细化,可以用更少的散兵,对抗更多的敌人。

奈何,这玩意的原理还有点太深奥了一些,暂时电磁原理什么的,共和国还没有办法系统的进行研究。朱存媛的未来记忆也在不断衰退,似乎最先衰退的就是这部分的内容,以至于张弘斌想要发展电报事业一直不行。还好以前还有民用的通讯系统,可以帮助他组建华夏银行。

1643年,缅甸最后一支游击抵抗组织被消灭,缅甸对华夏的认可率达到了99。99。百姓很多在宣传舆论炮轰,以及远远高于以前的生活条件下,认可了华夏对缅甸的统治。缅甸可以是说,已经真正成为了缅甸省。不过考虑到缅甸的地盘有点大的关系,故而改为南缅省和北缅省,分而治之,提高省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度。

1643年,南洋已经基本认可了张弘斌对这里的统治,土人要么被杀光,要么就已经成为了苦力。南洋人似乎天生就不够勤奋,故而殖民者一直都不喜欢,可偏偏他们懒却不会悔改,只以为勤劳的华夏人抢了他们的工作,所以对华夏人一直都很痛恨。如今至少还有35左右的南洋土人存活,他们将接受劳动改造,若是这样都改不了掉他们好吃懒做,却又妒忌心强盛的还习惯,那么张弘斌只能选择人道毁灭。

1643年,西藏第一线城池都修建了一个大学,有官方修建的大学,也有希望工程修建的私人大学。前者主要培训的合格的政治家和专家,后者则是培训次等的学者或者各种专业的技术人才。当然,不是工人,而是类似研究者一样的存在。毕竟大学,应该是培养知识人才的地方,工人则是由各个职业学校来培养。

在西藏的二线城市,也基本上修建了一所公立或者私立的中学和小学,三线城市,也就是地方乡镇也兴建

状态提示: 第2章 1643年大事记(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