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2)
改+革开放已经十年了,可大王屯还是穷的将将解决温饱,不是屯子里的老少爷们懒也不是屯子里的老少爷们不出力,可农民除了指望地里的收成也只有外出打工的一条路,屯子里不是没有人出去,文化低,除了自己的名字好多人甚至连算账都费劲,出去能干吗?几次的被骗后,除了无奈的守着贫瘠的土地苦熬着也只能指望省里下拨的救济款。
可想到那点钱,陶惟甚至连笑都笑不出,再次翻了个身,面向墙壁的陶惟一双干瘦的小手轻轻的放在了墙壁上,守着鲁河支流,人均不足一亩地的大王屯真的是没有一点先天条件,除了鱼还是鱼,可贯穿着整个县城的几条大河使得整个l县家家户户根本不愁吃不到鱼。
可除了鱼还有什么?山有,屯子后面的小山,可说句不虚的话,哪山不是屯子的,而是陶家的,实实在在登记在册归属于陶家的小山包,树?树有,大杨树,除了能出点柴火,啥都没有,最多开春拣点野菜上秋摘点蘑菇,野鸡兔子或许有,但是还不够打牙祭,而又因为陶家祖坟所在,农村讲究着不能动人祖坟否则家破人亡,小山根本没有人会上去,就是砍柴火,各家地里的苞米杆子也够了,没人会费那劲,实在不够的才会在山边捡点干柴。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嘴里念叨着鱼啊鱼的陶惟突然顿住了,鱼、鱼籽?打包饭?呼的一下坐起身的陶惟眼睛一亮,鱼多意味着鱼籽多,鱼籽多意味着菜包,鱼骨熬汤、鱼肉切片、一个小炉子,一口大锅外带点柴火,又辣又爽口,下饭还便宜,配方他有啊,啪啪使劲拍了几下额头的陶惟有些懊恼自己的猪脑子。
或许是年幼时太过于清苦,条件好转以后,陶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但是因为有点小抠外带点忻情,陶惟所谓的吃是自己动手,不说鲁、川、苏、粤、闽、浙、徽、湘八大菜系精通个遍也不说炒、爆、熘、炸、烹样样拿出手,但从离开家开始,十几年的时间里,业余时间全部花在吃上的陶惟绝对算得上高手,这也是为什么陶惟敢说出当厨师的壮语。
黑灯瞎火的眼前飞过一张张钞票的陶惟咧着嘴无声的笑了,“二娃,你要撒尿?去门口的桶里尿。”
嘟囔了一句的万二驴让陶惟脸上的笑意一僵,恩恩两声随即悄悄的缩回被窝,再次响起的呼噜声让陶惟悄悄的松口气,按了按砰砰砰跳动的心,眼底闪过一丝光芒的陶惟开始在脑海里慢慢的琢磨。
现在唯一差的可能也就是菜包的叶子,马上就要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菜叶子就地窖里那点白菜叶子,虽然也能对付着用,可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想到这个年月,陶惟刚刚兴奋的心又沉下了,菜?别说农民就是城市里都缺,那么只剩下一条路,麻辣干锅,不拘什么,只要味道上去啥都行,鱼又都是,鱼片、鱼丸子、甚至干扎鱼骨都可以加在里面,甚至于炸好的大萝卜和干菜。
眼睛重新亮起的陶惟想了半宿也琢磨了半宿,直到隐隐听到耿二凤起夜,疲惫的陶惟才沉沉睡去,这一次,没有了紧锁的眉心,有的只是嘴角的一起笑意。
天刚亮,睡了没有几个小时的陶惟就爬起身,浑身上下的酸疼让陶惟知道这是累到了,可陶惟也知道越躺身上的肉越疼,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抻抻。
好在记忆中习惯的疼让陶惟虽然浑身难受还是坚持爬起身,收拾好空荡荡的炕面,下地穿上鞋的陶惟四处看了一眼,又低头看看自己的小身板,无奈的摇摇头,也不找高地方了,直接把腿绷直放在了炕稍。
缓缓的试探性的抻着僵硬的身体,从最初的疼痛僵硬到完全抻开后的热气,慢慢的满头大汗的陶惟终于抻开了四肢,明显减轻的酸疼让陶惟暗暗感叹到底是岁数小。
前世的时候,十二岁进入体工队的陶惟最初抻筋的时候真是眉梢遭罪,尝尝摆好姿势后,教练就会坐在陶惟弯曲的脊背上,帮助按压,愣是把僵硬的四肢抻开,足足三个月的时间,要不是憋着一股劲,陶惟没准就直接跑了。
可好在,骨子里极其倔强的陶惟还是在高高低低的嘲讽中挺过了伸展,额头带着点点热气的陶惟摸了把脸上的汗,踏着轻快的脚步离开了房间。
直接来到里屋的陶惟看到坐在炕上纳鞋底的耿二凤和还撅着屁股呼呼大睡的万小东,冲着有点诧异的耿二凤笑了笑。
“二娃,咋不在睡会,又不上上学,今个没活,再睡会?”
耿二凤的询问让陶惟摇摇头,凑到耿二凤身边看了一眼耿二凤手中的后鞋底,“二姨,咱家有辣椒吗?”
不经意似的询问让低头继续纳鞋底的而耿二凤不在意的点点头,“有,仓房挂着哪?炸干辣椒拌酱?”
随口问了一句的耿二凤拽出手中长长的粗线,拿着鞋底对阵陶惟的脚比划了一下,耿二凤的举动让陶惟眼底一暖,摇摇头,“二姨,我二姨夫是不是去水面了?”
陶惟的询问让耿二凤手中的动作一顿,沉默的点点头,“二姨,我去水面找我二姨。”
“不准去。”陶惟的话音还没落下,耿二凤蹭的一下抬起头,脸上带着慌乱和不安大喝出口。
满脸不安的耿二凤眼底的伤心和惊恐一下子让陶惟明白二姨这是想起了爹娘,顿了一下,陶惟拉注二凤有些发颤的手,把头埋在了耿二凤的掌心,半响,头顶微微颤抖的抚摸让陶惟心疼,“二姨,我不会出事的,我就是想去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