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效忠的是自己的信仰(1/2)
安排好了雷蒙支援宝庆府的事情后,沈墨又开始思考要派谁去宝庆府和郴州府以及桂阳府主持后续的各种政策执行工作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两处都要派遣一名有能力的文官却跟铁牛和程凯搭档坐镇。
前面大仗基本上打完了,剩下的治安战基本上应该都是些小打小闹。后续推行各种荡寇军的政策才是重中之重。
可是沈墨拿着司坤送上的官员花名册,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并不是说沈墨手中没有符合条件的文官,有当然是有的。
文官头子李志远就不用说了,那是沈墨的左膀右臂。但是他肯定是不能去的,他去了,大本营永州这边的日常政务就没人负责了。
至于戴文胜,那是沈墨的情报头子,且不说不擅长民政,就算能干,沈墨也不能让他去。
情报工作有多重要不用多说,戴文胜现在每天都在忙着在铺设荡寇军的情报系统,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沈墨现在想见他一面都不容易。
除了这两位骨干,其他的文官大多数都是被俘后或者主动投降后为沈墨所用的原清廷官员。
其中虽然颇有几个有才干的,但是却也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闲人可派。
人才还是太少了啊,虽然这段时间收录了不少乡绅子弟充作实习吏员,但是这些人都太年轻,而且还都处于实习考察期,显然是不堪大用的。
要派去的人必须是那种有才干,有应变但是还有原则的人,而且个人的操守也要过得去。
沈墨并不是说需要人人都要如同于成龙那般清廉如水,那基本不可能。
能出一个于成龙已经不错了,人人都是于成龙的话,那就太违反人性了。
想到于成龙,沈墨忽然看向坐在旁边另一个办公桌上的秘书司坤问道:“老于头现在什么情况了?”
自从上次去看过于成龙一回后,沈墨就再没去过。
不过给了于成龙自由活动的权利,每天出门身后带着一小队的荡寇军士兵,他爱去哪随便他,哪怕是军营也都可以。
司坤笑道:“这老头自从伤好了之后,找看守他的士兵要了一堆砖头还有一块石锁,每天除了吃饭,看书,发呆之外就是搬砖,举石锁。我去看过一次,那石锁看着随时能把他拉倒在地上,可是这老头还是咬着牙死撑着。据说现在已经举得比原来轻松许多了。”
沈墨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这老于头竟然还开始健身了。
想想他那干瘦虚弱的身板,沈墨既有些佩服,有有些为他那身板担心,怕他什么时候把自己给练过去了。
“既然开始主动打熬身体了,看来老于头是不打算求死了,这是好事啊。他还做了些什么?”
沈墨追问道。
“再就是每天在街上溜达,逮住人就拉着人家问话,甭管是摆摊的小贩,还是进城的行商,或者是码头的苦力,甚至还有城外种田的农民,他都要拉着人家问东问西,主要都是问一些譬如以前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官府有没有欺压虐待,收取苛捐杂税等等,又问人家现在的日子境况,问的还很细。人家看他还留着辫子,本来都不愿意搭理他。但是看着他气度不凡,身后还跟着咱们的士兵,也就耐着性子回答他。”
司坤略带着些嘲讽的语气说道。
沈墨听着若有所思起来,问道:“然后呢?”
“这两天好像没有再出去溜达了,每天就在院子里看着头顶的天空发呆,发一会呆就拿起笔在纸上写点什么,大概是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一样。”
沈墨大概明白于成龙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了。
他想了想道:“回头你去找一趟老于,问他如果想通了的话,可以过来找我聊聊。如果不愿意,告诉他可以去东安县学教书。如果他还有别的要求,只要合理的都可以满足他。”
沈墨虽然心中希望于成龙能够投效自己,不光是因为眼馋于成龙的个人才干,更是因为如果能得到于成龙这样一个名闻天下的清官干吏的投效,那对于沈墨的个人政治声望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想想看,康熙皇帝亲自嘉奖的清官干吏,堂堂湖南巡抚都愿意投靠,这天下谁还能理直气壮地说他沈墨是那种成不了气候的反贼?
只是沈墨却也清楚,对于于成龙这种根本不拿生死当回事,心中有自己坚定信念操守的人,什么威逼利诱这些手段都没啥用。
这种人如果自己想不通,你用啥手段都不好使。
自己要是想通了,你就算不给他发俸禄,他也愿意追随你。
这种人效忠的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或者某个国家,他效忠的是他自己的心中的信念。
沈墨猜测,于成龙这段时间的表现就是在试着去了解沈墨,了解荡寇军的一切。他的所见所闻让他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开始思考发呆。
这是一个好的迹象。
最少说明他愿意主动了解和接纳他周围的新变化,愿意去思考,而不是用过去的成见和偏见来看待沈墨和他荡寇军。
司坤点头记下,忽然问道:“总镇,如果于成龙答应去东安县学教书,但是却不愿意剪掉辫子,那该怎么处理?”
现在在沈墨治下,这些纳入治下超过两个月的区域,几乎找不到还留着金钱鼠尾的人了。
就算有些百姓因为经济的问题还穿着一些满清款式的服饰,但是辫子却基本上都剪掉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