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四十七章 盛世寿宴之听戏(1/2)
吃罢饭,已经接近八点,吕家准备的各种娱乐活动便相继开始,大家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各去了自己喜欢的地方。
出了宴席大厅,从左手边穿过,便有一处装潢得古韵的戏院。我伸过头瞧进去,只见偌大的戏台上画着脸谱的众人正在咿咿呀呀地唱着,下面的观众坐在竹椅上喝着茶吃着点心,大都是些头发花白的老者。
“嘉文,”我打着哈欠说对吴嘉文说道,“刚吃饱饭,我有点困了,可不可以先在里面休息下!”
“真是些小猪,”吴嘉文睨眼看着我,然后柔声批准,“好吧!”
于是拉着我进去坐下。
“这是唱的什么?”我看过吴嘉文,问道。
“这唱的是京剧里著名的四郎探母,”吴嘉文回答道。
“四郎探母?说的是什么?”
“北宋时期,杨家全家都是国之栋梁,为抵抗契丹的南侵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他们的英雄故事,这四郎探母说的就是杨家第四子杨延辉和母亲的故事”
“你说详细些”
“杨家本来人丁兴旺,但是在雁门关金沙滩一战,大郎被乱箭射死二郎被大刀劈死三郎被对方的战马踩死,杨四郎则被擒,契丹的肖太后见杨四郎长得一表人材,武艺高强,于是招为女儿铁镜公主的驸马,”吴嘉文的口才很好,一句话顺溜着说了下来。
“这样啊?”我不禁诧异道,“他被擒做了敌国的附马,于国是不忠,于家是不孝,这么说来,这出戏说的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
吴嘉文看了我一眼,愣了一下,看他这表情,我猜想是没有料到我竟会问出这么有水平的话,我在心里嘿嘿得意了两下。
只听他道:“你说得不假,是有人说这戏宣扬一种“叛徒哲学”,应当否定,甚至禁演,但是,也有人认为杨四郎的“叛徒”罪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属于“冤假错案”,应予平反。”此时,有穿着大褂的仆人递过来茶水,吴嘉文接过喝了一口。
“但不论如何争执,世人对《四郎探母》的艺术成就都是一致公认的,这出戏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对人物感情的描写,也很有深度,在‘人情’二字上做足了文章。”
“好吧,那你说下去吧,我倒要听听,这人情味出在哪里?”我有些不满地说道。
“四郎家里有娇妻孟氏……”
“什么?”我大声惊讶道,“家里面有妻子还跑到敌国去做驸马?”
“你先别急,”见到邻旁的人纷纷侧头看向这边,吴嘉文对我嘘了一声说道。
“原本两人十分恩爱,”吴嘉文接着说道。
恩爱?骗谁呢!恩爱还会讨小老婆?!他一边说,我则一边在心里腹诽。
“原本杨四郎也是不从的,但终究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屈从了。”
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理由的,杀人犯杀了人也是有理由的!我不满,接着发自内心地抵触。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杨四郎由一个青年变成了一个而立之年的中年人。他摸摸下巴的胡须,再看看自己的一身北国装束,一阵悲痛油然而生。”
这样的感慨倒像个人!
“后来,大宋再次出兵征战守雁门,执掌帅印的是杨家六弟杨延昭,而带领杨家将的是杨四郎的老母亲佘太君,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四郎心里十分激动,分别十年的娘亲和他一关之隔,不管后果如何,他决心要去和母亲见一面。
但自己是没有办法出关的,万般无奈之际,他首先想到了铁镜公主。四郎跪在公主面前,把自己是杨家四郎的秘密告诉了她。”
“那公主是什么反应?”我听到这里,觉得有趣,赶紧问道。
“公主听后十分意外,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心爱的驸马竟是敌军杨家将。他们婚后十五载,恩爱有佳,举案齐眉,从来没有闹过别扭。而这时知道真相,心里一阵慌乱。如果把这事告诉太后,驸马必死无疑。究竟怎么办?她没有了主意,只有伤心地哭着,任凭驸马怎样劝慰,都难以听进去。这时,怀里的大阿哥哭了起来,孩儿的啼哭换起了她爱的勇气,她不能没有驸马,孩儿不能没有父亲。她理解四郎,同样,也敬慕杨家人的英勇。
于是,她问驸马这个时候告诉身世,究竟是为什么?
杨四郎只好说实话,说是老母亲就在雁门关内,他想去见一面,了却做人子的心愿。后来,贤德善良的铁镜果真拿到了母亲的令箭帮助杨四郎顺利出关,在她心里,始终相信自己的丈夫,丝毫没有怀疑驸马不会回来。
四郎出关,如愿见到了母亲和自己分别十五年的妻子孟氏,孟氏见到四郎,便抱住四郎。独守空房十五年,思念苦痛哪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一时想起,泪水滂沱而下……
正在这时,忽听得打更人敲了三更鼓,四郎心上一惊——”
“怎么啦?”我赶紧问道。
“那正是和公主约定归去的时间……”
“那四郎究竟有没有回去?”我急急地问道。
“你希望他回去呢?还是留下?”吴嘉文看出了我的心急,故弄玄虚地问道。
若是故事之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留下了,为什么还在回到敌人的地盘上去!但是,当听到这里时,这个问题却把我难住了。
他究竟是应该回去?还是留下?
铁镜公主对他情深义重,十五年来,给过他无限温暖和关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