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节(2/3)
可以带走的东西全被一扫而空。这只连兖州人都没见过的蝗军,冀州人倒有幸先亲眼目睹了一把——倒有不少平民趁着蝗军前脚出城,后脚就跑去官仓抢粮食,反正这不都是那些“强盗”干的嘛?不拿白不拿。卫河边。
张锋正指挥着这辈子遇到第三次难打的仗。
第一次是谷城之战,反徐荣的伏击那次,打完那次他是脱力到当场累晕。
第二次是南武阳为了吕绮玲这傻妞深陷重围。
还有就是这一次。
虽然己方的兵力素质、装备远胜于对方,可是毕竟只有二千人。
对方不算淳于琼那二万正在恢复着体力的士兵,可有满打满算的一万五!
由于自己布的这个特殊阵形,使得临着卫河那一段无人攻打,于是三路援军分波的攻打剩下的两面,压力自不用说。
虽然黄忠和郝昭一次又一次把几乎突入车阵中的敌人射死,自己偶尔也会遇到一只死耗子;虽然留给敌人的空间相当窄,每六个士兵一组的小组也杀了不少几乎是送死的敌兵。
然而敌人人数数倍于己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实力的平衡,他们死一个还有更多的人填上来,而己方死一个就少一个。
每一个死去的己方士兵都是从濮阳带出来的老兵,身经十战是肯定有的,忠心是更没问题。在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后手的情况下还死心塌地的坚守自己岗位,这让张锋觉得很感动。每死一个人,张锋都觉得心在泣血。如果是躲在后方,每战后只看到的是战损表上一个个毫无生机的数字,而眼前却是一条条本来活蹦乱跳的鲜活汉子就此长眠。
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死了十几个人,可是车阵却数次被险险冲破——敌军也不傻,你用车阵防我骑兵是吗?那我就不用骑兵好了,步军在前,弓箭手在后,虽然弓箭能杀死张锋的人的唯一办法就是射中面部——普通士兵是没有面罩的,但因此还是失去了三位弓箭手。
而步军虽然每次最多就能挤进两个人,还是要象巩汉林那种身材的,可是其他人也不会眼睁睁的闲着不动,他们又拉又推的去希望拉开那些碍事的马车,但这些呈“t”字状连在一起的马车怎么可能轻易搬开?最多就是象个磨一样,转一圈又回到原地,不过这众多车辆之间的一拉一拖之间,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就变化了,多了好几道可容三四人的口子,伤亡一般就是这些豁口处产生的。
每个战死的士兵身上最少有三道伤口,而他们身上那件价值不菲的链甲上的小铁圈更是象念珠上的珠子一样掉了个精光,这种有着减震和减小压强的链甲靠冀州军的武器至少要砍或者刺十几下以上才会造成破损,露出士兵的身体空档,可以想象一个战死的士兵身上最少挨了多少下。
而三路援军虽然自始自终也没停止过对车阵的攻击,还是一路休息,两路攻击的轮流着上,可是连内圈的毛都没蹭着——这张锋真是太坏了,你看他拿马车挡着就算了,还两两垂直着连在一起,拉又拉不开,搞得这一万五千人对付这二千人真是象老鼠拉乌龟——没处下手。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情势越发的不利了,内圈里的士兵每人都在作战,一刻不停;而敌人的三路援军却可以换成休息,虽然每波攻击至少要躺下几十个,可是己方士兵的体力却差得越来越大了,还不提在一边休整的,从头到尾都还没动过手的淳于琼部。
“将军,出动预备队吧?”连郝昭都直觉的发现自己士兵的步伐越来越慢,出枪的频率也慢下来了,有些弓箭手更是连胳膊都不大抬得起来了。
张锋也觉得是时间了,对着黄忠一点头。后者一点头,从身后摸出一支哨箭来,拉弓对着天上一放,凄厉的哨声象恶鬼的哭叫一般,响彻长空。
所有敌军的心都是一沉。
在冀州腹地,还有敌人的援军?这怎么可能?这可是袁家的地盘啊!
如果没有援军,那敌人放哨箭做什么?吓唬着我们玩吗?以张锋的名声来说,不太可能做这种没意思的事情吧?
或者知道自己要死了,放支箭叫叫冤?
好象可能性也不大。
答案很快有了,来了一只小小的骑兵部队,一支没有铁盔的骑兵部队,人人除了身上的大弓,就是横胯的马刀。
当然不是夏候渊的部队,这时候出手,不是他的风格。他对于时机的定义就是,要么就是敌人溃散的一边倒,要么就是我方已经在濒死边缘,这时敌人要么感觉大势已去,要么以为胜券在握,都是最松懈,最容易产生轻敌或者已经丧失斗志。
张锋对于夏候渊的这种想法很是赞同,没人愿意拿自己人去换其他人部下的命,而且那时出现的确可以把自身伤亡降至最低。当然如果换作是老曹在这里妙才同学早就出来了。
但是张锋同时也对夏候渊很是不齿,我的人就不是人了?不是亲妈生的?
下次要老曹下令让夏候渊去诱敌,我去打埋伏!
不过这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凭老曹的眼力自然知道物尽其用,夏候渊同学的脚力堪比刘翔。
这只小股骑兵自然是张锋到目前为止还是编制为七百五十人的那只弓骑,乍一出现,充分体现弓骑的特点,根本不去管阵中岌岌可危的内圈,而是迎着离自己最近的敌人就是一通齐射,然后整支部队划一个半弧继续保持着距离的有效射程打击。
就算来的弓骑人数不足千,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