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信号过滤器(1/2)
感谢o0随风逝0o,qtrqgm,逍遥@书迷,曲速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投票!
=======
由于现在林昌明成了车木厂的厂长,平时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几乎整天都呆在厂里和那些技师钻研如何改进旧产品和开发新产品,林鸿平时都呆在废品收购站。
说是废品收购站,实际上已经名不副实,老徐头可没有心思打理这个收购站,他也不缺钱,自有徒子徒孙的孝敬。之所以盘下这里,只不过是看重这个院子而已,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孙子和林鸿多亲近亲近。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林鸿的影响之下,孙武的学习成绩现在已经处于班上中上游了,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废品收购站目前只是偶尔收一些电子电器类的废旧东西,其他东西基本都不要了,主要是林鸿在收,收了之后大部分都被他大卸八块,成为一堆堆的元器件。
林鸿练功完毕之后,去了一趟车木厂,见老爸今天晚饭又没时间回来吃,就直接跑到废品收购站,和孙武两人随便弄了点吃的。
孙武手里拿着林鸿给他的随身听有些爱不释手,不过苦恼手头没有磁带,暂时只能用用上面的收音机功能,不过这里是乡下,收听效果也不是很好。
非常无聊地折腾了半天之后,他终于受不了,说道:“小师叔,我要回去一趟。”
他家里有不少流行歌曲的磁带,他决定回去一次性都带过来,反正这里离自己家也不是很远,腿脚放快一点,来回两个多小时就可以搞定了。
正在工作台上用电烙铁焊着什么的林鸿头也没回,直接“嗯”了一声。
孙武见状,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鸿子,我说你整天做这个东西,累不累啊?”
说完,他不再停留,立刻拿着随身听拔腿就朝家里的方向跑去。
林鸿静静地坐在工作台上,焊着手中的一个小配件,这是一块小型电路板,只有火柴盒大小,上面却密密麻麻焊满了诸如电阻、电容以及芯片之类的元器件。从上面这些零器件的新旧程度可以看出,这些元器件都是从不同的设备上分拆下来,然后再组装在一起的。
工作台的前方,摆放着一张淡黄色的草稿纸,上面用圆珠笔画着一副电路图,线条笔直匀称,元件之间布局合理,如果老徐头在此,就会发现,这是个电路非常眼熟,有点像信号分离的原理图,但是却又有很大的区别,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幅的修改。
林鸿手中的这个火柴盒大小的东西,正是一种“自适应信号过滤器”的设计原理图,这个图纸是林鸿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断测试调试,才最终定稿的,据他所知,国内还没有类似的产品问世。
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的心思做这么一个东西,主要是因为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周围工厂越来越多,空中出现的干扰信号也越来越多,对林鸿的业余无线电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讲,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不断向外发射着无形的电磁波,只不过有大有小而已。这些电磁波虽然对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却给“火腿”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恼。
以前可以非常清晰收听的信号,现在越来越模糊了,往往是许多噪音夹杂着有用的信号,直接收听根本听不清楚,这就对火腿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收到的信号中过滤那些没用的噪音,接收其他火腿传递过来的真正信号。
这其中的难度提升并不是一点半点,而是成倍提升,非常考验火腿的技术能力。但久而久之,往往就成为了枯燥而且没有任何意义的重复性劳动。
林鸿为了提高自己的收信效率,于是就设计了这个“自适应信号过滤器”,将这个装置安装在收信端,会自动过滤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无效噪音,从而可以大大节省操作者的时间和精力。
将最后一个元器件焊好,林鸿将其拿到工作台旁边的业余电台收信端处,将收信端的一个电缆插口拔出来,然后将小盒子串联在中间,很简单就将其安装完毕。
工作台旁边的这个业余电台,被安放在一个大约一米多高木架子上,中间有许多格子,里面放着不少设备,其中正中央是一台黑色的收发信设备,比老徐头之前那台要更美观,体积也更小,上面分布着一个蓝色的液晶显示屏,和几个用来调频和调幅的大大的圆形旋钮。
在收发信设备的两端,则还有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设备,基本都是一些辅助工具,例如被改装过的开关电源、功放套装、电源滤波器、转换开关、语音呼叫器,以及用来发送摩斯电码的电键装置等等。
这些东西洋洋洒洒地装满了整个架子,最终组成了一个非常专业的“业余电台”。
这就是林鸿这三年来不断努力的全部心血结晶。
整个木架子前面是有一张木板门的,平时林鸿不使用电台的时候,就用牛头大锁将木板门给锁住,除了他最亲近的人,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个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当然,孙武肯定是知道的,不过没有经过林鸿的允许,他也从来是从来不能碰这些东西的。孙武虽然觉得这些东西非常牛逼,但是操作起来实在是太复杂了,他仅仅在林鸿组建电台的初期迷恋过一阵,后来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在孙武看来,林鸿就是个疯子,没日没夜地守着这个电台前面,不停地调整着上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