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崇平帝:朕,朕悔不听,悔不听子钰(2/9)
颤抖的柳芳,嘴角噙起一丝玩味的笑意。魏王陈然同样面色微喜,心绪有些激荡。
在他大婚之时,捷报传来,对他而言,也是吉兆。
只是转念一想,不由看了一眼那蟒服少年,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崇平帝面颊现出一抹异样的潮红,目光熠熠地看向戴权,道:“将捷报拿来。”
戴权连忙将捷报递送过去,又将一封奏疏呈递,笑道:“陛下,此外一等伯牛继宗,也送上一封为河南都司将校请功的奏疏,盛赞河南都司将校骁勇善战,智谋兼备,此战不仅将盘踞鸡头山多年的贼寇一网打尽,而且擒获了匪首高岳等人,择日槛送京师,明正典刑。”
“嗯。”崇平帝音调微微上扬几分,拿着捷报飞快阅览着,原本在心底深处隐隐的一丝担心彻底消失不见,又拿过牛继宗递来的奏疏,逐字阅读。
这位天子心头虽然高兴,但这时还勉强保持着镇定,点了点头道:“河南都司这场仗打的不错,布置得当,将校用命。”
说着,崇平帝就有些忍不住,难免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那身形挺拔的蟒服少年。
贾珩面色平静依旧,与先前的表情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崇平帝却不知为何,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光线、角度所故,就觉得其那张冷峻的面容,似乎变得不是太高兴。
崇平帝心头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年轻,尚需历练、磨勘才是,而且心性也有些不足,捷报终究是捷报,于国家社稷有福,岂因闻捷音而不见喜色?
贾珩其实面无表情,此刻正在心头思索战报的可信度,隐隐觉得事出反常。
因为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从刚才所言,河南巡抚周德祯之名,竟然只字未提,竟然没有联名具题?
这是疑点其一。
其二,曲朗去了河南几日,如是一切正常,不会没有信鸽传来,那么肯定是被耽搁了,或者觉得事情重大,不敢妄报,需要查察确认。
这是府卫在锦衣府生存的自我保护机能,越是重大之事,越要反复再三确认,如果戏弄了上面,上面丢了脸,下面就只能以死谢罪。
所以,这封捷报……多半有问题!
贾珩心头已有推断,不过仍需要看到战报之后,才能寻找更多的破绽,如先前所言,他也需要确认。
这时,崇平帝已将捷报和奏疏递给宋皇后,看向那月眉星眼间的喜色流溢的丽人,温声道:“梓潼,你也看看。”
宋皇后雪肤玉颜上容光焕发,以致白里透红的肌肤恍若桃蕊娇艳明媚,柳叶眉下的美眸秋波盈盈,几是巧笑倩兮说道:“陛下,这个……臣妾也不懂兵事,未必看的懂呢。”
声音酥酥糯糯,温宁如水。
下方的众臣听着,倒没有像贾某人那样沉浸于声音的酥糯柔软,而是为宋皇后这般识大体、知进退暗暗点头。
大汉朝廷,国政自有前朝议处,岂得后宫妇人妄加置喙,肆意干政?
崇平帝笑道:“毕竟是一宗喜讯,算是为然儿今日成亲大典增添几分喜庆。”
“既然如此,那臣妾就看看。”宋皇后闻言,这才接过捷报和奏疏,低下螓首,弯弯睫毛颤了下,阅览着文字,旋即,抬起雍美玉面,笑道:“将校勇略,士卒用心,的确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下方的魏王陈然,见得了确认,心头忽而又再次想起蟒服少年。
贾子钰经此一事,在朝堂中定然威信受损,受人指指点点,不过……他正好收拢为己所用。
而与魏王以红绣球相连着,头上罩着红盖头中的严以柳,目光闪了闪,则有些好奇外间讨论的战报。
河南传来了捷报,这是打胜仗了?
此刻礼部还未宣来说,这位南安太妃的孙女还不是魏王妃。
崇平帝转而看向文武群臣,朗声道:“诸卿也都看看罢。”
哪怕知道此举可能会进一步伤及那位蟒服少年的颜面,但也没有将战报和请功奏疏藏着掖着的道理,纵是不着人传阅,这些人都不会议论吗?
一样会议论,甚至还会说他太过宠信贾子钰,引来更大的弹劾风波。
念及此处,崇平帝又不由瞥了那蟒服少年一眼,只见其脸色依旧平静,只是轻轻皱了皱眉。
崇平帝心头暗道,这气度格局……离着真正的枢密重臣,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啊。
贾珩此刻皱眉,自然不是对此举疑虑,而是心头无奈地叹气。
现在崇平帝的每一句对河南都司以及牛继宗赞扬的话,都会成为之后的懊恼、羞愧之源。
但他却偏偏不能阻止,否则,就有刚而犯上,不知进退的观感。
戴权闻听崇平帝的吩咐,躬身从宋皇后手中接过奏疏,然后先给了内阁首辅杨国昌。
杨国昌的接过战报和奏疏,几是面带欣喜,读着上面的文字,此刻亲见河南都司官军大胜,心底终于松下一口气。
而后递给韩癀、赵默两人共同传阅。
冷冷瞟了一眼那蟒服少年。
韩癀同样传阅,而后面无表情地递给一旁的赵默。
心头却是生出一股尘埃落定的复杂,贾子钰早知如今,何必当初?
他也需要重新考量此事对朝局的影响,如果没有所谓的预测,这封战报根本不会动摇贾子钰的地位,偏偏……
念及此处,韩癀心底深处也有几分埋怨。
太年轻了,还是太年轻了,自己给自己挖坑,何苦来哉?
之后就是殿中官员传阅,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