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国姓窃明》

爱尚小说网(23ox.com)

首页 >> 国姓窃明 () >> 第170章 转移计划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ox.com/246067/

第170章 转移计划(2/3)

户部尚书侯恂家的远房亲戚都不得不认栽捐了,其他地位更低的豪绅,这才捏着鼻子认捐。”

黄得功闻言微微一愣,随后窃喜,他压根儿就没听梁以樟后半段话,只是听到潞王福王确实在,就心中热切,暗忖这次总算是趁机立了一个大功。

而且听这梁知府所言,潞王府的人倒是挺知进退的,并不跋扈,身处危险,还知道放低姿态,连郡主都肯做个表率捐出猫狗,应该会比较好说话。

黄得功也不废话,直接让梁以樟带他拜见王爷,商讨大事。

……

不一会儿,黄得功被带到朱常淓临时下榻之地,也见到了诸王。他着甲只能行军礼,朱常淓也不敢托大,连忙过来说好话。

一旁的朱由崧也是看向黄得功的眼神有些热切,说了一堆的赞美褒奖的话,搞得黄得功都有点飘飘然了——

这还真不是朱由崧转了性子,而是历史上这位小福王在南逃途中,逃到黄得功的防区后,就非常巴结讨好。

后来江北四镇拥立朱由崧为弘光帝,朱由崧对黄得功的讨好信任拉拢,也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以黄得功作为江北四镇中、跟随史可法混最早的一镇这一资历,如果黄得功肯完全以史可法的利益为准的话,其他几镇也未必翻得起浪来。

最多就是流贼出身、最桀骜不驯的高杰,有可能头铁跟黄得功掰掰腕子。其余两镇刘良左、刘泽清压根儿就不是肯冒险的狠人。

当然了,历史容不得假设,而且历史上福王之立,主要原因还是史可法这个人比较讲规则,犹豫了——史可法跟其他东林党众人相比,人品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时其他东林人,只求不立小福王,以免将来清算他们东林党当年阻挡万历立老福王换掉太子(光宗朱常洛)的旧账,所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史可法好歹还要脸,也讲究血统远近。他知道潞王血缘确实比小福王远一代,一个是万历时分出去的血统,一个是隆庆时就分出去了。

所以史可法做不出来“以远代近”的事儿,最后宁可折腾去两广迎接小桂王朱由榔,只因为小福王和小桂王都是万历的亲孙子,血缘远近辈数一样。

但去两广迎人要好几个月,夜长梦多,国家君位虚悬,压根儿等不了几个月,这才给了阮大铖之流窜联四镇、以武力拥立朱由崧的机会。

所以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黄得功背叛了史可法,是史可法自己拿不出立刻能用的方案,黄得功也不好为了桂王而武力对抗其他三镇。

如果史可法果断一点,估计黄得功还是会尊重史可法的决策的。

当然,这一切假设,现在都已经毫不重要了。因为黄得功如今已经彻底被沉树人收服。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黄得功对新上司沉抚台,已经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对于沉抚台体恤武臣、不跟武人见外,还不在军中禁他酒,都对味得不要不要的。

相比之下,当初史可法做人可是非常一板一眼,刚正不阿的,在军中也经常禁酒,光这一点就让黄得功其实对史可法只是“敬畏”,而谈不上交心。

有了沉树人这样的新上司后,黄得功对于小福王的拉拢示好,当然是油盐不进了,只是礼貌应对,却完全没有生出投效的想法。

大家都是朝廷的武将!怎么可以投效藩王!此时此刻的黄得功,还压根儿没往那些方向想。

就算将来怎么样,那也是沉抚台说什么就是什么!咱安庐军只听沉抚台的决策!

朱由崧套了几句近乎后,发现黄得功非常正大光明、公事公办讲礼貌,他也只能歇了某些想法。毕竟他皇弟崇祯还活得好好的呢,朱由崧的某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下意识觉得需要布置一颗闲棋。

黄得功应付好福王之后,又转向此间做主的潞王——这尊卑顺序也是没问题的,虽然潞王血缘远,但是作为王爷,他的级别并不该低。而且他是叔叔,又是他收容的福王,这一行人后续的安排,于情于理都该听潞王的。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黄得功恭敬问道:“殿下,这商丘城外兵荒马乱,末将虽击退袁宗第一部,也只是击破其城东、南两侧围堑。

而且末将此番是受沉抚台之命,打击闯贼偏师,一旦袁宗第退走,末将必须带兵回返陈县战场,不可能在此久守。若是流贼届时去而复返,商丘还是会有危险的。恳请王爷示下,能否由末将护送王爷一行,前往安全之处?”

朱常淓这才有机会开口,忙不迭答应:“愿意愿意!怎么不愿意!其实福王侄一个半月前就劝孤一口气顺着颍川南下寿县,去凤阳府。

是孤觉得非宣召入中都,不合朝廷法度,才犹豫了。黄将军愿意护送,不知有没有想好去什么地方?可有除了南京和凤阳以外的去处?”

黄得功闻言,也是肃然起敬:“王爷如此危难之际,都严遵朝廷法度,令人钦佩。若是不能去中都,暂时回信阳府驻扎如何?

待沉抚台代为上奏,说明情况,只说已经将王爷等救至信阳,请示下一步如何安置,陛下自然会有批复。”

历史上,潞王福王顺着颍川、淮河东下后,也没敢在中都凤阳停留,就直接沿着淮河继续水流而下,出了凤阳,抵达东边相邻的淮安府,一直在淮安待到了崇祯殉国,这才有了后来离南京近、立

状态提示: 第170章 转移计划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