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粽子(2/3)
与我相比,以至于他变得越发不肯上进。到了后来,甚至是故意在外惹是生非,好博取爹娘的关注。”/p似是想起在京都的事情,谢淮宁揉着额角,他也说不清谢淮安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主意。/p
想要博取家人的关注,难道不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么!/p
怎么他们家教出来的小孩,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呢?/p
如果谢淮安在这里的话,他肯定是有话要说的。/p
谁让谢家族学只教诗文策论一类的东西,对武学方面并不看中。/p
而谢淮安尝试过许多次,依旧没能在诗文策论上有何建树。恰好当时他又和人打了一架,回家后便得到了父兄的强烈关注,以及娘亲的温柔关切。如此一来,可不就是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么!/p
谢淮宁哪里能猜到事情的经过是如此的曲折。/p
他接着往下说去:“我爹原本只是想让淮安在书院中读几年的书,好磨磨他的性子。”/p
“结果中间出了点差错,外祖父那边将毛毛给送了过来,那孩子还特别的黏着淮安。我爹说淮安是小孩子心性,还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所以才非得让淮安带着毛毛。”/p
他又补充道:“这和毛毛只肯黏着淮安,也是有一定原因的。”/p
谢老爷是想要矫正谢淮安的性子。/p
而谢夫人看着毛毛,就想起了当年的谢淮安。/p
移情作用之下,她只要看着谢淮安和毛毛在一起,就会觉得很高兴,其他的事情却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p
温老太爷听着他的解释,面色稍缓。/p
“我终究只是个外人,最多也只能提点两句,只要你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就足够了。”/p
正事与闲话都已经谈过了。/p
自然就应该出门去找阿蘅她们了。/p
大多数的节日都是亲人团聚的时候,端午节本身的含义虽然本非如此,但是有机会的话,人们过节的时候都是会在自己家中的。/p
谢淮安在京都赢得龙舟会的头名,本来是应该在龙舟会结束后,回到谢家去的。/p
但他念着远在温家别院的毛毛。/p
便跟在温老太爷的身后,一起出了城。/p
倘若不是谢淮宁恰好有事要去温老太爷相商,谢家的人恐怕还在龙舟会上找着谢淮安。/p
谁让这小子办事顾头不顾尾。/p
明明是不打算立刻回家,却连个消息也不往家里传。/p
谢家的两兄弟最后没有在别院留饭,只略坐了一小会儿,就带着毛毛回京都了。/p
送走了谢淮宁与谢淮安,又用过晚膳后,天差不多已经全黑下来。/p
温桓揉了揉肚子,吃太多粽子,他一时觉得有些不大舒服。/p
厨房里包的粽子都是按照以往的口味来的。/p
白粽子里面什么也不加,剥开了粽叶直接蘸糖吃。/p
红枣的粽子只比白粽子稍微好上一点,有红枣的那一小块地方就是甜的。/p
还有一种包着肉的咸粽子。/p
温桓并不怎么挑食,甜的咸的,他都能吃。/p
另外两人就不一样了。/p
温老太爷喜欢白粽子蘸糖,阿蘅看上去瘦瘦弱弱的,却只喜欢吃咸口的肉粽子。/p
偏偏厨房今年包粽子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p
三种粽子混在了一起,没剥开粽叶前,根本就区分不上来。/p
为了能让阿蘅吃上一口肉粽子,温桓剥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十个里面有九个是白粽子或者红枣粽子,肉粽子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低。/p
虽说每个粽子都是小巧玲珑,只有婴儿拳头的大小。/p
积少成多之下,也是不容小觑的。/p
温桓在路上又转了两圈,稍微消了消食,才抬脚往自个儿的院子走去。/p
柳嬷嬷已经在院中等候多时。/p
见温桓走进来,连忙迎了上去。/p
她是跟着温老太爷一起回的别院,只不过她一进别院就来了温桓的院子,是有事要与温桓商量的。/p
谁知温桓在早膳后,就去了小竹楼。/p
直到天黑后才回自己的院子。/p
温桓坐在堂屋的木椅上,好不容易舒服了些,他问柳嬷嬷:“嬷嬷怎么忽然过来了?”/p
他皱了皱眉,柳嬷嬷从前都是跟在温三夫人的身后,突然独自一人出现在他的院子里,肯定是有要紧事要与他说。只不过最近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吧!/p
柳嬷嬷轻声道:“少爷还记得夫人先前给您送的信吗?”/p
温桓抬头看向她:“书院的旬考还没结束,阿蘅不会想要听我说这些的,等过些时日再说。”/p
“夫人那边已经同大少爷商量好了,只等着书院放假,便能带着少爷姑娘一同往潍州去。”/p
柳嬷嬷话语中的意思让温桓一愣。/p
他原以为娘亲会等他劝服了阿蘅之后,再去同大哥商量,可现在却是商量好了,再让他去劝说阿蘅。/p
“我娘怎么这么早就同大哥商量,要是回头阿蘅不愿意的话,那可怎么办?”/p
柳嬷嬷:“夫人说姑娘最是乖巧听话。”/p
“若是少爷当真劝服不了姑娘,就可以将夫人先斩后奏的事情说给姑娘听,姑娘知道后,肯定会跟着大少爷一起走”/p
温桓难得的沉默着。/p
娘亲的想法总是好的。/p
可他怎么觉得这件事情就那么的不靠谱呢!/p
总觉得接下来会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p
温桓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