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忆(2/3)
所说的那般,也怪不得温如故会等不到爹娘的解释了。/p十七岁那年,她的阿兄与爹娘都已经不在了。/p
就连小叔也在外出游历中,不知所踪。/p
那时的温如故自困于段家之中,与温家的其他人并无来往,不管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她始终都留在段家,再没离开京都半步。/p
阿蘅的声音有些沉闷,却也没有继续追根问底。/p
“谢谢小叔特地来与我说这些,等阿兄旬考结束之后,我便会启程前往潍州。在此之前,我都会留在别院之中,不会……不会回京都去的。”/p
她好像又走上了温如故的老路。/p
可一切与温如故记忆中的模样又大不相同。/p
温钰从小竹楼离开时,温桓是紧跟在他的身后。/p
路上,温桓一声不发,直到进了温钰的院子,他才疑惑的开口:“阿蘅明明是想要知道事情原因的,可小叔你刚才分明是什么也没有说的啊?”/p
“你不会到现在还以为阿蘅想要的,就只是一个原因吧?”/p
温钰扶着额,再次感慨,温桓与三哥不愧是亲生父子,连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模一样的。/p
面对那些阴谋诡计与后宅算计,他们都能一眼看破,怎么就看不清小姑娘真正在意的东西呢?/p
还是说,因为小姑娘始终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所以一时灯下黑了!/p
温桓问:“她还想要其他东西吗?我怎么不知道!”/p
便是温钰已经提醒的如此明显,他还是想不到其他方面上去,甚至还更加疑惑了。/p
“我有时竟是不知你们是在装糊涂,还是当真糊涂?”/p
温钰看了眼还在收拾中的院子,站在庭院中的桃树下,没有急着进门。/p
他是不介意给侄儿解答疑惑,毕竟这些对他而言,都只是小事。/p
只不过说的不是那么明显,须得温桓自己领悟了。/p
“阿蘅在乎的,并非是被送往潍州,而是无缘无故的将她从京都送走,偏偏你们却要将其混为一谈,现在来问我,她想要些什么,你觉得是不是有些可笑呢?”/p
温钰没让温桓继续留下来,“这些个事情还是等你旬考结束后,再来琢磨吧!快些回去复习功课,倘若旬考的成绩差了的话,可别怪我半路将你踢回来!”/p
回到书房中,温桓看着满书架的书,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阿蘅亲手抄写的。/p
小姑娘从前性子独,到了她手上的东西,便只能是她的。/p
旁人若是碰了她的东西,都会惹得她不开心。/p
父亲送给她的书,亦是如此。/p
她能允许温桓去她的书房看书,却不会愿意让他抄录那些书。/p
可后来,是什么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呢?/p
温桓放松了身体,任由自己陷在木椅之中,桌面上摆放着的书本,被他拿来挡在了脸上。/p
闭上眼睛后,眼前一片漆黑,思绪反而变得更加清楚。/p
他以为自己已经不记得了,实际上他记得很清楚。/p
温桓从来都没有和其他人说过,阿蘅其实差点走丢过。/p
两年前的元宵节,他与书院中的几个好友相约一起出门参加诗会,阿蘅以为他是要出去看花灯,便吵着要和他一起出门。/p
元宵节的夜晚,街上的人摩肩擦踵,路边小贩摆着的摊子上,各种小玩意琳琅满目,很是吸引人。/p
小姑娘挽着他的手,从街头走到街尾,小贩的叫卖声不曾停歇,她便拉着他,一个摊子接着一个摊子的看过去。/p
温桓忽然攥紧了盖在面上的那本书,纸张破碎的声音太过轻微,根本就压不住他从喉间溢出的哽咽。/p
他从来都不曾想过要伤害小姑娘。/p
可是那年的元宵节,花灯乱入了谁人的眼,错乱间的人却做下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事情。/p
原本和他肩并肩的小姑娘,被街头的小玩意儿迷了眼,不知不觉间就放开了他的手。/p
而温桓分明是发现了的,却不曾上前去,只安静的跟在小姑娘的身后,听着她同小贩的对话声,视线却落在了一旁的酒楼上,那里是他的好友们举办诗会的地方。/p
他想着自己是守在小姑娘身边,在街头闲逛,诗会上的好友们大概已经在举杯共饮,开始作诗了吧!/p
想的过于投入了些,连人潮变得更加拥挤,都不曾发现。/p
小姑娘回过头,发现和他的距离拉的有些远,便想要逆着人流,回到他的身边。/p
他听见了小姑娘的呼唤声,然而一时间的疲倦让他没有应答,也没有上前,只是站在原地,等着小姑娘的靠近。/p
然后他眼睁睁的看着小姑娘身后突然多出了一个人。/p
那人一手敲在了小姑娘的后颈,单手扶着人,便从他的面前将小姑娘给带走了。/p
他拼命的想要追上去,却被挡在前方的人群给隔离开来,只一个错眼,就再也没办法跟上前去。/p
那时的他真的是连以死谢罪的心都有了。/p
只要能让小姑娘平安无事,他就算是跳进溧水之中,也是心甘情愿的。/p
后来,是裴家的侍卫将昏迷中的阿蘅送到了他的身边。/p
说起来,阿蘅从失踪到找回,其实只有一炷香的功夫。/p
一炷香……/p
温桓在那之前,也从来都不知道一炷香的时间竟然也会那般难熬。/p
他没敢带着昏迷中的阿蘅直接回家去,便将人带到了医馆,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