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自梳(2/2)
后征讨北蛮时才出现。她也终于意识到,为何自己突然会有了京城口音——时下读书人为了科举做官,都要学习官话,但真正由朝廷推行官话,是在几年之后的建平五十七年,由太孙主持的。/p时移势迁,她得愈发谨慎。/p
明明身处江南水乡,离她故居湖州极近,刘拂心中的思乡之情仍不可抑制地升起。/p
她提起酒壶,自斟自饮了一杯,这才压下心事。/p
这时王书生问道:“刘兄是如何看出天色将变的?方才万里无云天色清朗,再看不出一点儿异样。”/p
谢显也应和道:“我经你提醒后也细细看过,确没看出什么来。”/p
刘拂指了指东北处有人家的方向,笑道:“炊烟直上抽屉风,显二哥人忙事多,注意不到这点小状况也是自然的。”/p
小宋先生饶有兴致:“小公子对农学一事颇有见地。”/p
“先生折煞我了,直称我名字就是。”刘拂摆手笑道,“粗粗翻看过《农政全书》,称不上熟悉。”/p
小宋先生点头而笑:“以你年纪,很是难得了。”/p
有小宋先生夸赞,且刘拂有真才实学,又是徐思年的好友,旁人自然用他起兴,一时言论纷纷。/p
“你小小年纪,竟对农学也有涉猎!可见博览群书!”/p
“还是举业为重,农政一事还是要等有了官身后再细细研究。”/p
“书中自有千钟粟,农学乃经世致用的学问,王兄过迂了。”/p
听着耳边千百种说法,大多数人并未瞧不起农事,刘拂唇边笑意越深,一时兴起又连饮两杯。/p
方才互相引荐时,刘拂就已记下了他们的名字。/p
谢显这一诗会起的水平极高,在场众人多是进士榜上有名的人物,虽大多数一生官位不显,但越是低品的县令、知州,就越是贴近百姓,要做越多的实事。/p
不论他们以后如何,好歹今时今日,是心存黎民的。/p
她正暗自心喜,就听远处对坐的张秀才叹道:“我出身农家,竟还不如你。”/p
这张智,却是个榜上无名的。/p
世上如他一般望龙门而兴叹者不知反几,他们虽泯然众人庸碌一生,但却不能因此否认他们为之奋进的抱负。/p
刘拂抬眼看他:“小弟幼时极爱与老农攀谈,也是因着曾与庄稼人来往,才对此事起了兴趣。”/p
张秀才举杯:“张某敬你。”/p
刘拂遂含笑回敬。她愈发兴起,待要再饮,就被徐思年压住了手。/p
“松风兄?”刘拂微愣,抬眼看他。/p
无视娇杏的伤情与慌乱的辩解,春海棠倚门打着扇子,垂眸细看地上豆芽菜似的干瘪丫头。/p
半大的女孩儿因着瘦小,看着要比实际年龄小些。可不论是枯黄的头发还是憔悴的神情,都挡不住姣好的五官,用心养上一段日子,拉出去足以惊艳整个金陵。/p
最重要的是,她不只有一张漂亮的脸蛋。/p
秦淮河畔共有一百三十三家勾栏院,要想在数不尽的美色中闯出点名堂,仅靠一个木头美人绝不可能。/p
若是不长偏,或可一期。/p
注意到少女颤也不颤的长睫,春海棠早前因她寻死觅活而产生的失望已荡然无存。/p
娇杏心中微乱,捂着同样撞伤的额头,泪眼朦胧地举着红肿的手娇声□□:“妈妈,妈妈你要为我做主!”/p
春海棠隔着绣帕攥住娇杏的腕子,疑惑道:“你怎么在这儿?”/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