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认可(1/2)
渣打银行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银行,它的总部位于伦敦,可它在伦敦或者说英国本土内实际上并没什么业务,它的大部分市场侧重于亚洲和非洲,全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地方。
有人开玩笑说,中东战争爆发时,能在敌对国同时存在的,除了红十字会等人道救援组织,便只有渣打银行。谁又能想像得到,当非洲大陆纷纷宣布独立的时候,许许多多象征着殖民地的西方公司几乎全被赶走或撤离,惟有渣打银行毫不动摇,从50年代的600间分行及办事处,到80年代的遍地开花,逾千分行。
能做到这步,渣打银行自有过人的一套经营方式,懂得入乡随俗,在商言商,如果在自由市场就做自由市场的事,在封闭动荡的国度,它就妥协下来,顺着当地政府的意思,谋取利益。
渣打银行在上.海、香港都设有分行,两家分行的业务处理方式差别极大,香港分行对张绍平产业的估价绝对低于上.海分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张绍平非得通过华润的关系找上渣打银行上.海分行的原因。
当时知道这家奇葩银行的时候,张绍平觉得怪怪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该不会是从渣打银行的经营方式萃取的吧?
......
想到渣打银行,张绍平又想到了华润公司,这也是个不能按常理来衡量的大鳄,当下同张建华谈话时,张绍平不由谨慎了许多。
张建华看出了张绍平的拘谨,说话时畏畏缩缩,给人一种很放不开的感觉。这样的谈话,不仅张绍平说得难受,张建华也听得极为难受。谈没几句,张建华就批评道:“小张,你人不大,染上的恶习倒是不少,有什么就直说吧,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的,好不干脆!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听不得真话吗?”
张绍平讪笑道:“做生意时,习惯和人说客套话了,一时转不过弯来!”
张建华摇头道:“你不用解释的,我们这一辈人是泥腿子来的,没搞过治理国家的事,空有热情,却走了十几年的弯路,也难怪你们这些海外同胞不信任我们了。小.平同志说得好,你可以不喜欢共党,但你没理由不爱这个国家啊!外界中肯的批评,我们是热烈欢迎,并虚心接受的。但外界的媒体,很多喜欢揣测,专门报道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中伤政府,这才是我们没办法接受的。”
有人说,80年代,曾经是最美好的年代,全国上下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齐心协力一致搞好建设。此时的人是单纯的,也是最愿意接受外界批评和新事物的,直到利益团体出现、外国渗透,才一切都变了。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此时此刻,张绍平就像个热血青年似的,被张建华充满感情的话一激,立马头脑发热,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既然这样,那我就直言不讳了。”
“呵呵呵,你们这一代人属于年轻一辈,是香港的未来,倾听一下你们的想法,应该的。”张建华点头笑道。
攀谈了一个多小时,张绍平从自身出发,说了一下香港的教育背景对年轻人的影响,也谈到了两地交流的重要性。他列举了一下,香港的后生仔因为对内地毫不了解,甚至从未踏足北边的土地,只从不实的媒体报道来臆测内地,肯定会观感不好。
就更别说了,香港的媒体报道几乎都是从合众社、美联社等购买消息或转载外媒的,甚至连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谈判这么大的事,都是从外媒得到信息的。
谈到媒体,张绍平也说到了一家中立媒体的重要性,只有不带有色眼光去报道新闻的媒体,才能可信度高,影响力大,也才能在关键时刻帮内地讲话时,世人不会抵触。
张绍平说到这个,是为他以后进军传媒业做铺垫的,起码打了预防针,才不会导致误会。张建华若有所思地瞄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随着交谈的深入,张绍平话语中不时冒出的观点都让张建华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大受启发。很多时候,张绍平就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关于内地的一些经济建设、改革措施和商业投资都让张建华大为惊讶和惊喜,简直是说到了点子上。
这些建议都是建设性的建议,是张绍平把后世的一些成熟做法搬到了现时来说的,许多都是言之有物,切实可行的。当然,张绍平也夹了不少“私货”,既有真心希望祖国变好的赤子之心,也有为自己的事业谋私利的私心。
而且说到改革的时候,张绍平还说了树立法律和监督的重要性,一则可以杜绝腐败,二则可以给予外界投资者投资的信心。最让张建华有好感的,还是张绍平提及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转型问题,提了好几个方法,比如工人以工资来集体入股,转国有资产为集体资产,又比如高层实行外聘制,谁能带领工厂做大做强,谁也就做厂长、厂书记等之类的。
这些完完全全是站在内地政府的立场来说的,尤其张绍平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提的这些建议,就算不能杜绝外人或团体觊觎国家的资产,但绝对可以减少国家的损失,少走不少弯路。
这让张建华对于张绍平也越发的好奇和重视起来。
内地的改革开放,现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路该怎么走,是好是坏,但张绍平的这些建议却让张建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建议对内地的发展太重要了,绝对具有参考的重大意义。
张建华对张绍平愈发欣赏起来,此子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